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837篇
  2002年   735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本人从1997年任基层乡镇武装部部长,从事征兵工作11年以来,严格按照《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把征兵体检关、政审关,向部队输送了合格兵员近80余人,从未出现一名退兵现象。总的来看,征兵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比较顺利,但在新时期征兵工作出现了不可忽视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2.
兵员征集是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转型的不断推进,基层征兵工作遇到了新挑战,出现了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受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影响,辖区内外出务工和适龄青年大幅增加,适龄应征报名青年人数下降,回乡报名应征的适龄青年对其在外期间的表现相对是一个盲区;在家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的积极性不高;高学历、高素质的适龄青年应征报  相似文献   
163.
5·12,川之上,国有殇。天府之国霎时变成阴森的炼狱,美丽汶川顷刻像是破碎的陶罐。5·31,鹰之殇,痛断肠。接战友回家!回家!是生者对英灵的最终告慰。——题记  相似文献   
164.
废墟下《泰坦尼克号》激起生命的火花灰暗的天空,笼罩震后的千年古都——都江堰。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哭泣声、呼救声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扑通一声,一对中年夫妇跪在成都市锦江区人武部三级士官潘自贵和20名民兵面前,哀求声惊醒了昼夜在大雨中连续奋战了近20个小时、蜷缩在路旁小憩的兵。我们楼下埋着人,你们能去帮我们看看吗?求救声焦急而急促。这一天是5月13日,下午4点。  相似文献   
165.
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颤,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安逸的天府之国。汶川告急!都江堰告急!绵竹告急!北川告急!……一场四川民兵预备役建设史上紧急动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救援行动在巴山蜀水之间展开……集结!开进!先锋出击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们就到了,看到迷彩服,心里一下就踏实  相似文献   
166.
引子上网点击袁仕聪,他穿着迷彩服低头泪流满面的照片,挂在网上,震撼人心。他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痛失年过古稀的母亲和青春妙龄的侄女。自古忠孝难两全。网民对袁仕聪在大难当头三舍亲人的英雄壮举,由衷敬佩:对袁仕聪在大灾面前勇救人民的大忠大孝,感动万分。有网民发帖,对袁仕聪舍亲救民的做法感到不解,  相似文献   
167.
特大地震发生时,四川北川县人武部大部分干部、职工以及正在集训的民兵应急分队100多名队员同时被埋进废墟。在灾难面前,人武部党委一班人没有被击倒,他们毅然从废墟中站立起来,顽强地组织自救并和救护群众,谱写了一曲英勇顽强的战斗之歌。党委凝聚起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8.
今年6月1日17时32分,震区青川县木鱼镇天气突变、乍起的狂风以每秒80米的速度呼啸而至。刹那间,一根根电杆被吹倒,一顶顶帐篷被掀翻,政府紧急调拨的50吨药品、医疗器械、大米、食用油和棉被被吹得七零八落,村上400多名灾民和学生因惊吓正乱作一团。此时,正在附近参加劳动的四川巴中军分区260多名应急民兵,迅速奔向灾情较严重的木鱼中学。他们兵分四路,一边疏散和转移灾民、学生,一边组织  相似文献   
169.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都江堰人武部和广大民兵党员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演绎了几多感天动地的故事——后勤科科长赵玉江:抢救群众无暇顾及被废墟掩埋的父亲地震发生时,都江堰市人武部后勤科科  相似文献   
170.
他们从断壁残垣间、从倒塌废墟里,从深山密林中,协助当地政府搜救转移群众3000多人;他们不漏一户,不拉一人,不留一角地进村入户救助群众7000多人次;他们从保障自己的物资中挤出干粮、矿泉水、药品、照明灯、雨衣等13000多件送给受灾人民群众,还协调10多吨大米分发到灾民手巾。1103名群众代表签下名字、摁下红手印,见证了他们——成都市金牛区百余名民兵的救助行为。每一个红手印,都有一段感人故事;每一个红手印,都是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