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多机空战系统的顶层模型结构,给出了机载雷达、武器控制和导弹等三个主要部件的模型,可以将其应用于多机空战仿真系统的数学建模和软件设计中.  相似文献   
6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马赛克”战理论逐渐走向实践运用,分析了主体多元性、形式融合性、行动迷惑性和风险可控性的“马赛克”基本特性,研究了复杂系统分布式分解、分解要素网络化集成、集成系统智能化聚合和聚合体系高弹性自愈的“马赛克”战运行机制,提出了分布式体系制胜、网络化体系制胜、智能化体系制胜和高弹性体系制胜的“马赛克”战制胜机理。为深入研究“马赛克”战制胜机理,赢得未来战争主动权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4.
库桂生 《国防》2006,(3):1-4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指导思想。2006年是未来20年长远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起始之年。在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未来国防动员建设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最重要的是理清科学建设的思路、形成科学建设的模式、采取科学建设的举措。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新思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基本建设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6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崇安 《国防》2006,(4):8-10
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捍卫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66.
郭克海 《国防》2006,(7):39-40
提高国防动员力量整体建设水平,需要强化训练、落实编组、搞好保障,但最首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搞好统筹编组。根据目前我国国防动员力量建设现状,必须坚持以“处突”、防空、维稳、反恐、保交等任务为牵引,重点抓好五支力量的编组。一是落实首批动员使用力量。现代战争爆发突然,具有平战转换迅速、攻防节奏加快、战争进程缩短的特点。“初战即是决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首批动员使用力量,补充和支援现役部队,或直接参与对敌作战,对于夺取战争胜利至关重要。预备役部队和复退军人是未来作战首批动员使用力量…  相似文献   
67.
赵剑锋  郝彦斌  李会格 《国防》2006,(10):71-72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能在水下一定的深度或与目标相遇而爆炸的水中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也可以用来开辟雷区通道或者攻击其他目标,是有效的近距离反潜武器。深水炸弹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投放,也可以由反潜导弹携带。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的问世,曾一度对深水炸弹的发展造成冲击。近年来,由于浅水反潜作战的需要,深水炸弹重新得到重视并取得了深入发展。深弹的分类和组成通常深弹按携带方式分为航空深弹和舰用深弹两类。航空深弹由直升机或反潜飞机投放。舰用深弹按投射方式分为投放式深弹和发射式深弹。发射式深弹,按发射原理分为发射药发…  相似文献   
68.
针对导弹面临的严酷气动热力环境,基于传统波纹夹芯结构,为导弹设计了一种兼具承载和热防护功能的一体化结构。建立热-结构耦合计算模型,对一体化结构进行结构承载与热防护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结构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增加一体化结构隔热层与内壁厚度有助于提高导弹的热防护效率。以一体化结构热防护效率最高和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实现了多目标优化,并认识到:一体化结构热防护效率与质量相互影响,设计时需要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9.
随着现代战争逐步向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作战的发展,为赢得战场主动权,提高信息资源的实际应用性,对作战系统内的时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剖析了系统守时误差的来源,针对以网络时码数据和准秒脉冲进行校时的系统,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守时精度的方法——误差比例修正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修正功能,使系统在失去准秒校时后的较长时间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守时精度,并且成功在某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运用,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针对反舰导弹"双一"攻击作战中航路攻击角的制订缺乏定量依据、飞行航路中转弯角影响考虑不足等问题,研究最大攻击角计算方法。从反舰导弹飞行航路的航路点数量、转弯角、航路点间距、航程等方面对约束条件进行建模;提出了以攻击角最大、航程最短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规划方法;分析了航路点间距、航路点转弯角之间的关系。最后仿真计算了航路点数量确定与变化两种情况下的最大攻击角。结果表明:随着航路点数量的增加,反舰导弹最大攻击角迅速增大,但对反舰导弹的航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过度追求大攻击角,将难以发挥反舰导弹的射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