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9):64-64
差强人意的火力 早期老式滑膛枪的精准度实在不敢叫人恭维。一位英军军官曾感慨.如果有哪一位士兵被150码以外的人瞄准并真得打中.那他可真够倒霉的。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七年战争时期(1756年~1763年).法军一部追击黑森军.战场上硝烟弥漫,这种场面在使用黑火药的时代非常普遍。一位名叫比勒留的法军士兵过于英勇,猛追一名落单敌兵。殊不料,比勒留的战友们被这两个在烟雾中穿梭不定的阴影搞糊涂了。约50名法军一齐向比勒留开火.其中最近者距离他不过30码。一阵枪声过后又是一片浓浓的硝烟.结果呢.比勒留却毫发无伤的从烟雾里又冲出来了。  相似文献   
72.
何玲玲 《环球军事》2008,(11):18-20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10多万军队临危受命,火速赶往灾区。这支以80后为主体的军队,在危难时刻又一次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自己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用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感动了世界,让世界为之钦佩;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坚毅与刚强。国内外所有关注灾区的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了对中国军人的感与悟。  相似文献   
73.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13):40-41
7个月前,驻伊美军克单斯托弗·莱杰恩中士开始在巴格达危机四伏的街道上执行巡逻任务。实际上,他真正的作用是充当诱饵,将伊拉克武装分子吸引到空旷之地,以便己方部队将其一举歼灭。7个月后,莱杰恩发现自己有了任务之外的“重要”收获——变得越来越抑郁。事实上,在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中,像莱杰恩这样的士兵不在少数,为了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美军悄悄地开了先河:向士兵分发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74.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19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前不久下令对核武器进行盘点,结果发现美军核武库中可能有部分“极其敏感的特殊设备”脱离了监控“不翼而飞”,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一片哗然。另有报道称,美国一名官员表示.失踪的部件多达1000多个。此消息一经传出,在美国内乃至世界上引起了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75.
华丽 《环球军事》2008,(22):62-63
“窒息弹”,并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式武器,但却始终披着种神秘的外衣。今年上半年,英军在阿富汗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是它的最近一次现身。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以来,窒息弹已经在越南战争、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使用过,但由于杀伤力巨大,杀伤效果“太残忍”,受到《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那么,“窒息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从“燃料空气炸药”谈起。  相似文献   
76.
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翘首期盼的同时,国际上的一些反华势力及“藏独”、“疆独”等恶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妄图以恐怖暴力手段破坏这一体育盛事。有鉴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做为安保力量中的核心与骨干,未雨绸缪,积极备战,随时准备给恐怖势力和活动以坚决的打击——  相似文献   
77.
1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战争创伤”为主题,刊登了三篇长篇新闻调查并且按照肇事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以A-Z的图表附件,披露了美国士兵从海外战场归国之后制造的至少121起杀人案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震撼。多方调查显示,美军士兵从伊拉克或阿富汗前线回国之后走上杀人犯罪道路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还有更多的类似案件也许没有被公开报道,而这些老兵在肇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仍然是现役军人,半数以上杀人时使用的凶器是枪支,其余则是刀刺、殴打、勒死或溺杀。  相似文献   
78.
日前,日本防卫省正式提交了防卫省改革计划大纲《面向改革的实施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内容是防卫大臣辅佐官的设立和防卫力量一体化。借本次改革,日本防卫省将改变以往文武官员隔离、沟通不畅的体制,增强自主防卫能力。另据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这次提前修订的防卫大纲看点颇多,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9.
本专题要谈的是近几年美国核弹头发展的主要动向,涉及到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维护库存核弹头的安全可靠,美国于1993年开始开展核弹头“库存管理计划”(SSP),以便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模拟、流体动力学试验、次临界试验和周期性拆除视察等手段,监督和监视库存核弹头的性能。迄今的15年里,该计划有效应用于对核弹头安全可靠性的评估与预测,发现了部分库存弹头型号存在的隐患,并获取了大量的实验和试验数据,加深了对核弹头基础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的计算机模拟工作奠定了基础。SSP计划虽然也出现了经费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得到了美国科学界的积极评价和基本肯定。二是,美国从未放弃研制和发展新型核武器,特别是在2001年推出“新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概念,提出了研发钻地核武器和其他先进核武器特别是“可靠替换弹头”(RRW),以及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核武器综合设施的计划。“可靠替换弹头”增大了核武器设计参数的佘量,即使在设计和加工时出现小的偏差,也能可靠地爆炸;而核武器综合设施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可快速设计、生产、维护和储存核武器。美国认为,“可靠替换弹头”和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核武器综合设施相结合,就能使自己保持最小规模的核武库并有可能避免进行核试验,从而实现核战略转型的目的。三是,在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问题上采取消极态度。布什政府认为,通过《条约》的前一段工作,已达到了主要核国家暂停核试验的目的,并已经能够通过核查技术手段监督和威慑其他国家可能进行的秘密核试验,批约已经没有了现实紧迫性。另一方面,暂时不批约可以为美国研发新型核武器和检验现有弹头的安全可靠性而进行核试验留有佘地和退路。布什政府把恢复核试验的准备时间从前届政府确定的24~36个月缩短为18个月,为一旦需要就迅速恢复核试验做好了准备。以上“三足鼎立”支撑起美国庞大的核武库:“库存管理计划”维护和保障着美国现有核弹头的性能;“可靠替换弹头”被设想为美国未来的核武器;而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同时,自己准备恢复核试验,可谓是机关算尽。  相似文献   
80.
常青 《现代军事》2008,(1):44-45
核试验是验证和监督核武器安全可靠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根据公开数据,截至1996年7月30日,全球共进行了2045次核试验,其中美国1030次、俄罗斯715次、英国45次、法国210次、中国45次。此后,印度宣布于1998年5月11-18日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巴基斯坦宣布于1998年5月28-30日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