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在毛泽东的《孙子兵法》解读史上,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实绩,是他倡导批判继承历史遗产最为成功的范例;而郭化若则受毛泽东之命研究《孙子兵法》,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可谓躹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成就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一代儒将”。  相似文献   
32.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经典,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价值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代代传承、体味和发展。"两论"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哲学上的理性回答;"两论"在实践上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则体现着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两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科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3.
精彩点击     
《东北后备军》2007,(3):46-46
人生导航:“节欲”为德;哲理语丝:清点生活;心灵鸡汤:一袋土豆;自我介绍;贻笑茶馆:爹呀,你拐吧;网络妙侃:《唐诗》东北版。  相似文献   
34.
我在北国的军营里朝着家乡的方向遥望,那里是父亲生活了一辈子,想走却没能走出来的地方。如今,父亲已永远安眠于故乡的黄土之中,但那些令我痛彻心脾的回忆却时时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愧疚、痛苦万分。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父亲在最后时光里还费力伸出的3个手指,那仅仅代表着他最引以为荣的三儿子吗?  相似文献   
35.
《东北后备军》2007,(5):F0004-F0004
刘吴1971年生于四川达县。现为吉林某预备役师侦察科长,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摄影以来,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军事》等报刊发表摄影用品300多幅(组)。  相似文献   
36.
陈勇 《东北后备军》2007,(11):37-37
近日,读了《前进报》“关于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先共事迹连篇报道,加深了对向南林同志的了解。向南林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践行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胸怀远大理想,以现代军人强烈使命感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同行、与真理同行、与军队发展相伴,忠实履行职责,事迹感人的至深、催人奋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7.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10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公约生效以来防化研究院参与的履约研究、核查接待、单一小规模设施建设、指定实验室建设、日本遗弃化武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履约活动,以期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38.
用间思想是孙子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用间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际斗争形势下,"用间"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进行博弈的重要手段.在当代,孙子用间思想愈加焕发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39.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各级领导机关负有重要责任。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掌握新《纲要》基本精神;坚持依法指导,提高按纲抓建意识和能力;注重改进作风,提升基层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强工作统筹,确保基层建设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40.
一、《易经》是一本什么书?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历史之悠久、发行量之大、版本之多、争议解释之繁杂者,大概只有中国的《易经》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易经》就被列为"群经之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必修的经典。唐太宗的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