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作为举世公认的兵学宝典,《孙子兵法》蕴涵着丰富的谋略思想,表现出高超的思维艺术,成为思维品质的基础性来源。武警指挥员战术思维品质的预见性、经验性、灵活性、辩证性、系统性,正是其谋略精华在新时期武警执勤作战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晓明 《军事史林》2010,(3):31-3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家喻户晓、妇幼都能吟唱的歌曲,创作至今已近67周年了。这首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那嘹亮的歌声伴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成长,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03.
从军行     
袁丰亮 《国防》2010,(7):81-81
今天 我不用策马扬鞭 不用战靴丈量征程 虽然我的目的地 都是大漠孤烟的远方 我操纵铁甲列阵 我驾驶战鹰奔袭  相似文献   
104.
2月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国会参议院日前批准了一项要求中国“就谷歌事件进行解释和调查”的决议,再次把谷歌“离开门”事件推到风口浪尖上。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指出:“我想强调,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依法办事。谷歌问题同样是依照中国法律处理的。”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之春     
春天的风 透过新生的树叶 停在我的书房前 在人们最绵软的心房 留下优雅和风度 像一个曼妙的女子 春天让人心动  相似文献   
106.
博您一笑     
《中国民兵》2010,(4):57-57
梦话 室友睡觉有说梦话的习惯。一天晚上,他背靠着墙睡着了。忽然他慷慨激昂地吼了一句:"兄弟们,冲啊!"然后翻了个身,结果撞墙上了。于是又吼了句:"撤退!前面有埋伏。"  相似文献   
107.
石纯民 《中国民兵》2010,(10):29-29
7月26日,一家叫做"维基解密"的网站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被称为是美国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2.0版本"。手机作为媒体制作和交流的工具,可以适时处处快捷地传播各种信息,若与互联网链接,其信息传播的领域和速度会更加广泛,更加快捷。因此,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各国情报战的一个重要角力场。  相似文献   
108.
一直以来,《中国民兵》以其内容丰富全面、信息含量大、对基层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被誉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百科全书"。湖南某预备役师在做好订刊用刊工作的同时,结合官兵实际,大力开展刊授教育,使《中国民兵》成为工作指导的"参谋"、政治教育的"窗口"、精武强能的"助手"和勤劳致富的"钥匙",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创新发展。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第7期《中国民兵》在第一时间对其要点进行了解读。该师利用召开预备役军官大会之机,集中部分现役和预备役军官共同学习有关精神,并展开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09.
李晓 《中国民兵》2010,(10):60-60
美丽的旗/庄严的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 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一心/朝向人民革命 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它/它引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10.
赵倡文 《中国民兵》2010,(10):60-61
与三位战士谈读书,使我生出许多感慨。第一位战士比较喜欢经典,他说这段时间正在读《道德经》,交谈中他总爱引用《道德经》中的句子,我问他知不知道何谓道、何谓德?他很茫然,听完我的解释,他讪讪道:"你读书也读得太仔细了吧!"第二位战士最近对《水浒》着了迷,他说自己已把《水浒》通读了两遍。听着他侃侃而谈,我问他通读了两遍,是否认得其中的每个字?他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