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基层是军队的基础。基层建设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江泽民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其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智慧才能,不仅科学回答解决了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回答解决了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关于军队基层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新形势下军队基层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统揽军队基层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213.
建军76周年前夕,《解放军报》7月24日刊载了国防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一批精品图书,排在政治类图书首位的是林建公主编的《开启中国“世纪之门”》。我初读了这本书。就被它新理论视角和鲜明的特点所吸引,深感这是一部精品力作。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214.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学清主编的《劳动与劳动价值新论》一书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对当代社会劳动新变化的认识入手,深入讨论了劳动在当代社会的新特点及其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影响,并对当代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说明,是运用唯物史观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15.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是国际法中国际武装冲突法的一个子法,是指以条约和习惯的形式,规范海军兵力合法使用武力,以及在海域发生的武装冲突中冲突方之间、冲突方与非冲突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原则、规则及制度的总体.  相似文献   
216.
赵蕊 《中国军转民》2023,(12):24-25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作为其诞生标志,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思想。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剥削压迫激发了无产阶级追求解放与幸福的革命斗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广大劳动人民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摆脱剥削和压迫,从而进一步使全人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深刻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7.
吴仰湘先生撰文认为,蔡锷的《军事计画》是刘达武篡自蒋方震的《军事常识》。但笔者经研究认为,该文立论的前提条件并不存在,而且该文还存在明显的先入为主和方法不够科学、论据不够扎实、论证不够严谨等问题,其结论当然不能成立。大量史料证明,蔡锷的《军事计画》是一部在蒋方震协助下完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军事著作,而蒋方震的《军事常识》则是其在《军事计画》基础上修改和扩充而成。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论从史出,以事实说话,力求实事求是,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218.
李好明  刘德元 《国防》2002,(6):13-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 9月21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为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对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219.
彭昭强  徐升明 《国防》2002,(6):56-57
"天上的星星多,没有民兵为我们建的水池多;壮家的米酒甜,比不上子弟兵引来的自来水甜……"这是文山壮族老艺人新编的《木鱼鼓词》.  相似文献   
220.
该文通过对《关雎》一诗的分析,认为诗的第三章不是写"君子"既得"淑女"或在想象中得到,而是写"君子"在苦苦相思以后终于想出了追求到"淑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