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月19日,笔者随同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团营长黄进峰搞整组点验时,发现一个新情况:两名身着"白大褂"的预备役军官,出现在整组现场。一问才知,他们是该团卫生队预编军医、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曾吴、何德永。9时18分,当我们来到沙河源街道时,40名预  相似文献   
52.
兵员征集是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转型的不断推进,基层征兵工作遇到了新挑战,出现了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受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影响,辖区内外出务工和适龄青年大幅增加,适龄应征报名青年人数下降,回乡报名应征的适龄青年对其在外期间的表现相对是一个盲区;在家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的积极性不高;高学历、高素质的适龄青年应征报  相似文献   
53.
电视剧《士兵突击》关注普通士兵的成长经历和战友情感,阐释现代人生命的意义,从真实表现生活、高扬英雄主义和青春励志等三个层面表达了对和平年代军营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4.
层层梯田,翠绿尽染,苍翠挺拔的雪松,清香四溢的桂花,挂满技头的黄金梨,色泽鲜艳的艳红桃……夏日夕阳里好一道绝美风景。描绘这道美景的是贵阳乌当区翁井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黄国华。他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之路,实现了从地下开采转向地面开发的新跨越。翁井村主要靠煤碳资源发展经济,由  相似文献   
55.
海湾战争中,美军80%的后勤技术保障人员是征召的预备役人员;34家地方航空公司提供了各种飞机115M,运送货物和人员占美军全部空运货物的22%和空运人员的69%。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美军后勤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逐步渗透到军队后勤保障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56.
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为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美国实施了“民技军用”战略,率先建设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成为具有超级实力的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57.
纪伯伦在《先知》中表达出的死亡意识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他认为,死亡意识是与生命、神以及爱紧密相连的;而对其人生经历、宗教信仰和哲学背景的考察,则是死亡观形成原因必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58.
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19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前不久下令对核武器进行盘点,结果发现美军核武库中可能有部分“极其敏感的特殊设备”脱离了监控“不翼而飞”,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一片哗然。另有报道称,美国一名官员表示.失踪的部件多达1000多个。此消息一经传出,在美国内乃至世界上引起了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59.
华丽 《环球军事》2008,(22):62-63
“窒息弹”,并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式武器,但却始终披着种神秘的外衣。今年上半年,英军在阿富汗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是它的最近一次现身。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以来,窒息弹已经在越南战争、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使用过,但由于杀伤力巨大,杀伤效果“太残忍”,受到《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那么,“窒息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从“燃料空气炸药”谈起。  相似文献   
60.
1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战争创伤”为主题,刊登了三篇长篇新闻调查并且按照肇事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以A-Z的图表附件,披露了美国士兵从海外战场归国之后制造的至少121起杀人案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震撼。多方调查显示,美军士兵从伊拉克或阿富汗前线回国之后走上杀人犯罪道路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还有更多的类似案件也许没有被公开报道,而这些老兵在肇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仍然是现役军人,半数以上杀人时使用的凶器是枪支,其余则是刀刺、殴打、勒死或溺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