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日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组建的博士团一行9人再次深入鲁甸县开展为期一月的巡回扶贫就医“三下乡”活动。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把鲁甸县定为对口援助的医疗服务基地以来,已向该县赠送价值30多万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材;开展农村疾病预防讲座和医疗学术交流40多场,培训医务骨干102人;在该县文屏、茨院、桃源、龙头山等民族乡村巡回接诊医治病人5000余人,  相似文献   
32.
葛永宏  周晓东 《国防》2005,(9):67-67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学生军训派遣军官军事理论教学质量,前不久,南京军区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举办了全区学生军训军事理论教学观摩评比活动。18名省军区(警备区)教导大队学生军训教研室的教员参加了评比竞赛,5名军队院校学生军训教研室的专家、教授进行了示范教学,特邀了6位军事理论教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教授担任评委。通过采取示范教学、授课评比、专家点评、座谈研讨的方法,达到了示范引路、以评促教、交流经验、探索规律、取长补短、教学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为确保评比工作公平、公正,评委依据评分细则,对参赛选手当场打分、当…  相似文献   
33.
是什么让从事飞机研究的工程师的目光由天上转到了地下?又是什么让他们执 着8载于智能化温室的产业化发展?这中间的历程和经验教训的确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34.
2月13日至2月16日,秘鲁海军“莫延多”号训练舰在秘鲁海军教学巡航总指挥官苏阿索海军上校的率领下,对上海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秘舰访问期间,苏阿索海军上校等主要军官拜会了海军某保障基地司令员王德定少将和上海市外办有关领导。中秘双方举行了欢迎招待会和答谢招待会。秘舰官兵参观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护卫舰,游览了东方明珠电视塔、豫园、上海博物馆,到上海商城观看杂技表演等。上海市各界群众3000余人参观了秘舰和在秘舰上举行的巡航展览。  相似文献   
35.
6月27日,美国海军“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在舰长杰夫·巴特科斯基海军上校的率领下,缓缓驶抵上海高阳路码头,开始对上海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作为唯一的一名新闻摄影随同保障人员,笔者有幸参与并采访活动的全过程,对“蓝岭”号有了相对细致的了解。全新的“专业”旗舰“蓝岭”号两栖指挥舰舷号 LCC19,1970年11月14日服役,是美国二战后设计的最大的指挥舰,可提供海、空、陆一体化指挥控制,是目前美海上综合作战指挥能力最强的战舰。该舰舰长194米,  相似文献   
36.
学界以往对沦陷后的上海抗战研究较少。本文首先探讨了抗日敌后战场的定义和构成,认为沦陷后的上海应属于敌后战场的范畴,并对沦陷8年的上海敌后抗战分期及国共力量对比的演变加以勾勒,然后研究了沦陷后军统在上海市区的抗日游击战,以及忠义救国军在上海郊区的抗日游击战,以期丰富对上海抗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上海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是中国近代海军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近代海军自造舰船的主要基地,还是近代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海军活动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38.
口述史为中国近现代史军事史研究贡献良多。在1960年代全国范围的三线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操作下,各地的小三线建设纷纷上马。上海小三线建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它是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于安徽南部山区的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当中国代军事史的角度看,上海小三线建设无疑是中国当代军工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处于处女地状态的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研究,口述史充当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39.
11月下旬,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近年来基于信息系统的防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全师官兵感到,总结工作,展望未来,思路更清晰,行动更自觉了。  相似文献   
40.
党建传真     
《兵团建设》2006,(6):33-33
福建机关干部驻村任职成制度变过去突击下派为长期任职,福建省机关干部进驻薄弱村形成制度,以派出部门为后盾,通过下派干部这“一根针”,带动上下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为“三农”服务的“千条线”。目前,全省4134名驻村干部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