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现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分析,提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建议,呼吁尽快建立起网络实验室.  相似文献   
82.
83.
造就复合型的大学本科专业技术人才,必须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针,大力加强军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把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时代发展规律,针对培养现状和特点,加大军事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力度;要优化重组军事知识结构,调整军事课程设置,改革充实数学内容;要加大军事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培养方式,突出军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锻造。  相似文献   
8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高质量人才,应成为军队财务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从总体上讲,军队财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专业素质、工具性技能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二是要加强军队财务学科建设,三是要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四是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85.
当今的国际军事斗争和战争形态为我军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迫使我军建设要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适应。如何把握好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决策,将是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类院校的共同努力。作为专业技术院校,要落实好“一个服务、两个适应”的教育指导思想,就必须把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放在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加大军队专业技术院校的军事教育改革的力度,以求尽快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新形势下,要提高民兵政治工作专业分队的训练质量,发挥好民兵政治工作专业分队的作用,同样要用融合发展的举措,走开融合发展的路子,充分借助地方发展的有利时机,借势开展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共享共赢的目的。按纲融合训练内容。为使政治工作专业分队的训练更实用、更符合阳  相似文献   
87.
田青 《华北民兵》2011,(3):55-55
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战略决策,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纳入一体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着眼民兵政治工作专业分队建设的特点规律,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  相似文献   
88.
《中国军转民》2007,(4):F0004-F0004
十八所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伺服专业技术中心,是精密机电控制设备专业研制单位.是国家有关部委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推广点之一。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效率工资理论"的论述评价,运用了其中的"怠工模型"解释了"高薪防怠"和"高薪养忠"在军队专业技术干部薪酬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结合部队实际,对军队应用效率工资,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90.
早就听说,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团针对部分预备役官兵工学矛盾突出的现实,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创办了“军事快餐”。7月中旬的一个双休日,笔者慕名前来采访。何为“军事快餐”?团长翟英峰介绍说,所谓“军事快餐”,就是团里将预备役官兵应知应会应训的内容,按不同专业划分不同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