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郑久余  陶忠 《国防》2002,(11):56-56
坚持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除了地方党委、政府对武装工作多办一些实事,在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外,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坚持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委  相似文献   
82.
陶方桂 《国防》2002,(10):24-25
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立足本职,着眼实际,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民兵预备役人员头脑  相似文献   
83.
兰州军区     
《国防》2002,(9):63-63
  相似文献   
84.
成都军区     
《国防》2002,(9):64-64
  相似文献   
85.
陈奎元 《国防》2002,(9):8-10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就必须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大力推进党管武装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86.
赵铁坚  庞巍 《国防》2002,(8):38-38
人武学校(院)担负着培养专职武装干部的任务,其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基层专职武装干部的整体素质,也关系到基层武装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当前人武学校(院)提高办学层次、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当从基层武装工作需要出发,把握人武专业教学总体要求,努力提高专武学员综合素质。 第一,既要重视按相应学历层次组织教学,又要关注学员相应知识层次的  相似文献   
87.
镇工 《云南国防》2002,(1):25-25
李国荣1991年退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干上了武装工作。十年来,他带领民兵稳妥果断地处置边境情况,为维护边境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8.
报页     
《云南国防》2002,(2):32-33
宣威市人武部加大专武干部培养力度;“今年只开两次会”;禄劝县人武部摆兵设阵 再次实施掌鸠河移民搬迁工作;景洪市建立维权机制;开元市人武部被成都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一片真心献父母 火样热情暖军营——思茅军分区在新兵中开展“报春晖”活动反响强烈;如实自觉缴纳党费 巩固党的基础建设——昭通军分区开展党费缴纳问题大讨论;盈江县人武、专武干部每人有份《云南国防》杂志;姚安县给批准入伍的大中专毕业生吃“定心丸”。  相似文献   
89.
抢险救灾     
《云南国防》2002,(2):55-55
龙陵县 组织3000民兵,成立25个民兵突击队参加文明新村建设。在县人武部干部和乡专武干部的带领下,开挖地基10000余平方米,搬运各种材料200余吨,修水池24个,筑路5公里,已建成文明新村3个,使1652人迁入新居。不久前保山地区文明新村现场会在龙陵县召开,民兵突击队受到分区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90.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专武工作的需要,培养出“打得赢,不变质”的专武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工作是关键。近年来,人武学院在全校教职工及学员中深入扎实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学习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