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9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张文俊 《政工学刊》2002,(12):57-58
美英在阿富汗作战中宣传攻心的重点内容1 .广泛宣传“反恐”战争的正义性 ,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美英为着手阿富汗作战 ,展开心战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宣传其在阿富汗动武的正义性。具体主要表现为 :①广泛宣传恐怖袭击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无辜平民所受的伤害。“9·11”事件发生后 ,美英一些媒体对其造成的损失和无辜平民所受的伤害进行了大肆渲染 ,极力把美国打扮成一个受害者 ,其目的就是试图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②高举反恐怖大旗 ,广泛宣传阿富汗作战的目标和原则。美英从冲突一开始就通过各种手段一再…  相似文献   
43.
加强军以下部队经费管理要提高思想认识,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搞好廉政建设;要更新理财观念,不断探求管理新招法;要严格依法理财,狠抓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实行责任管理,形成全员、全方位的经费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4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次理论飞跃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当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了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内容 ;坚持了执政为民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45.
深入研究美国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变化,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基本不变的特征,正是这些基本特征决定着美国军事战略的性质,主导着其战略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分析研究这些基本特征,有助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总的说来,美国军事战略主要表现为五个基本特征。国家利益至上,推行霸权主义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是美国制定军事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46.
文章针对我军物资部门物流职能,论述了应用第三方物流的意义,着重阐述了应用第三方物流的决策流程、资格认证和外包形式,以及应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的安全、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47.
48.
40年前的3月5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为雷锋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迅速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继续大力推进学习雷锋活动。江泽民同志作了“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的亲笔题词,给学雷锋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40年来,雷锋事迹在祖国大地家喻户晓,人人传颂,雷锋精神教育和激  相似文献   
49.
网络传媒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一)网络传媒内容的无限性和复杂性,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带来了挑战,影响了官兵政治信念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网络传媒不受时间、地点、频道、国界和气候的限制,只要一网相通,轻轻点击鼠标,信息就会迅速地通向那里,并可及时地更新内容,扩大传播的范围和信息量。时下用“铺天盖地”、“应有尽有”来形容网络传媒内容之多一点都不为过。网络传媒的这一特点,使网上的不良信息形成了全方位的时空跨越,国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抢占网络阵地,对我实施“柔性颠覆”的图谋。据最新的《国家信息…  相似文献   
50.
东北因其独特的战略位置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抗战胜利初期 ,国共两党围绕着东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整个斗争过程中 ,国共两党的斗争策略有明显的区别 :一、国民党对苏判断失误 ,行动迟缓 ,依赖“外交”争夺东北的企图破灭 ;共产党高瞻远瞩 ,决策果断 ,行动迅速。二、国民党政策微调 ,重心偏向“军事接收” ;共产党艰苦作战 ,阻敌进犯 ,顽强坚持东北斗争。三、国民党战略重点不定 ,对东北问题转为消极态度 ;共产党面对新情况 ,不失时机地制定新方针 ,因势发展。由于共产党斗争策略的正确和灵活 ,最终挫败了国民党占领东北的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