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发新  常绿 《当代海军》2003,(10):12-13
一艘外貌酷似航空母舰的大型军舰,突然出现在敌近岸海域,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近距离火力支援下,一部分乘坐直升机从天而降,另一部分乘坐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车,两栖坦克等水上登陆工具劈波斩浪冲上滩头。瞬时,从空中,海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方海岸全纵深,多点,多地域,发起迅速猛烈的两栖攻击——这就是两栖攻击舰执行两栖作战时的真实场面。  相似文献   
62.
法国空军战斗搜救队组建于1993年7月,开创了“趋近零伤亡”的搜救理念。行动时,它就像掠过地面的矫健的雄鹰一样轻快、敏捷,绝不拖泥带水。如今,法国搜救队“将伤亡减到最低限度”的搜救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搜救队效仿的典范。  相似文献   
63.
两栖攻击舰体现了美海军“由海向陆”的转型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理论,为了便于前沿部署,两栖舰队被组建成12个“两栖战备群”,每个战备群配备3艘舰艇,核心是1艘“黄蜂”级或“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目前,美国海军共有10艘两栖攻击舰,现役“塔拉瓦”级舰已由5艘减为3艘,“塞班”号和“贝劳伍德”号已于2005年4月和10月相继退役。“塔拉瓦”号、“拿骚”号、“佩雷里乌”号也将在2011-2015年间达到服役年限。虽然美国海军已经着手研究了两栖攻击舰的延长使用期计划,但最终由于技术上无法实现并且经济上难以实施而搁浅。此外,每个战备群还包括2艘小型两栖舰。  相似文献   
64.
吴建明 《当代海军》2008,(10):28-30
2008年3月,马来西亚皇家海军宣布,将向韩国购买一艘目前韩国海军吨位最大的“独岛”号两栖攻击舰类似的多功能制海(支援)舰。同时,还宣布为本国英制的“莱库”级导弹护卫舰选定了英国宇航公司最新型的”超级山猫”舰载直升机,随着经费的到位,上述采购计划将逐步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65.
《当代海军》2008,(10):39-41
开场白:上期,本刊特约主持人李杰就各国海军究竟如何发展两栖战舰,及其与航母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等问题,与海军某研究所的两栖作战和海军陆战队两位专家展开了讨论与研究,引发了一些思考。本期,3位嘉宾继续就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66.
本文简要说明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在军事装备方面的购买情况、装备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7.
在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立以团(包括相当于团)为单位的军需保障队,可以把连队从繁琐的“一日三餐”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备训练中去,提高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作战能力。鉴于我军目前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实际,军需保障队可按目前部队的军需科(股)级别设编,下编给养保障分队、被装保障分队、农副业生产分队。  相似文献   
68.
水面舰艇检查搜潜是其搜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分析潜艇运动模型和检查搜潜模型的基础上,对仿真环境进行假设,并建立单舰检查搜潜蒙特卡洛法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其在一定条件下检查搜潜效能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对提亮水面舰艇反潜作战运用水平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国防科技》2007,(8):F0002-F0002
2007年7月3日,在韩国南部港口釜山,韩国最大吨位的军舰——1.4万吨级的"独岛"号两栖登陆舰正式进入实战部署。  相似文献   
70.
为了在设计阶段评价某轮式两栖车辆的水上性能,研究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轮式两栖车水中行驶进行模拟计算的可行性.在车轮提升与非提升2种情形下,预测了给定工况下的车辆行驶阻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车体形状的阻力系数不同,采用车轮提升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航行阻力,运用数值方法预测阻力、优化车体外形是两栖车辆水上性能的有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