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80年爆发、持续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至今已有20余年了,但至今却少有出版物对这场牵涉到全球最大石油量输出的战争进行详细地叙述,其中一些精彩的战争场面也无报道。当时的全球两个超级大国苏、美都在强烈地关注着这场战争,却没有能力制止,任其打了8年。其实,苏、美两国在暗中支持这两个深陷战争泥潭的国家。因此,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苏、美两国的。其中“母鹿”大战“眼镜蛇”的直升机空中格斗,是这场战争中较为精彩的的片断之一。  相似文献   
82.
两指标强鞅的停止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两指标强鞅关于停线的停止定理及加强形式的Doob停止定理。  相似文献   
83.
事件     
《环球军事》2010,(24):4-4
中越国防部第4次防务安全磋商举行 中越国防部第4次防务安全磋商11月27日上午在河内举行。磋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共同主持。双方就地区安全、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对两国防务安全磋商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推动中越两国两军关系发展的有效举措。双方表示珍视两国间的传统友谊,两军要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在多边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84.
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动员对象,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挑战,要履行好肩负的使命,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基层建设质量,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预备役部队"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5.
继2001年“鲍迪奇”号事件发生以后,今年3月,美“无瑕”号军事测量船未经中方许可闯入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军事测量、侦察活动,引发中美两国一系列争吵。纵观二战以后的历史,大国之间围绕海洋权益之争,从未停止过。那么,大国海军如何应对海上争端?本文试图透过中美和过去美苏有关海上争端事件加以解读。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86.
何雷 《环球军事》2009,(14):24-25
前不久,我赴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学习。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将近半年的留学生活,有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其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人所表达出的对中俄两国的友好情谊,希望两国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望,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87.
两级维修是美国空军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的一种新型维修保障体制,实践证明,它具有节省维修费用、节约人力资源和加快后勤响应等优点。本文论述了军机维修体制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两级维修体制的应用现状及其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两级维修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遵义会议,是红军在西南地区书写的第一伟大传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湖南、广西进入贵州,分别在黎平、猴场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红军战略方向问题。当时,是继续前往湘西开辟根据地,还是转入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另外开辟新的根据地,成为红军生死攸关的两个问题。毛泽东同志从实际出发,主  相似文献   
89.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将近30年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识开始淡化。许多人不关心国防.只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失无疑是让人担忧的。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强盛,但国防作为国家的脊柱.同样不可弱化。拿破仑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以瑞士为例,这个永久性中立国虽然已经160多年没有战事.却始终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个国家有着十分完善的地下掩体,里面有水和食物.一旦开战,可随时供人使用。瑞士的常驻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瑞士人踏出左脚是公民.迈出右脚就是军人!”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失去忧患意识的国家是危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存亡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责任,国防意识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此时正值民兵整组之际.希望我们民兵能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自己的国防观念.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认真搞好训练,真正做到平时能工,战时能攻。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相似文献   
90.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行的第6届,第12届,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原定于1916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爱好和平人士原本希望此举能使德国把对战争的兴趣转向奥运会,使德国爱好和平的力量团结起来反抗战争,但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还是打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