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费志杰 《国防》2010,(2):51-5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人们最崇敬和怀念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爱国英雄,最憎恨和鄙视的则是卖国贼。自古以来,人们更是把对祖国的忠诚和献身看成是军人的神圣义务和职责,并以“报效国家”视同评价军人价值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02.
姚叶运 《国防》2010,(1):80-81
在庆祝新中国华诞6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飞行精英们驾驶着151架各种现代战机,组成12个飞行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和地面的威武之师组成钢铁长城,接受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彰显了我国航空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供的可靠、可信、可用的国防实力。  相似文献   
103.
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切入点,从墨色关系、虚实关系和“多少、繁简”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石鲁中国画画论中的笔墨观,得出石鲁的笔墨观不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合了唯物辨证法思想和二十世纪中国绘画新成果.由微见著说明石鲁的中国画绘画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唯物辨证法及现代绘酒成果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从历史与档案的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历史观的发展演变,阐明了历史观演进对于档案观以及档案工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正>2010年1月9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张爱萍将军100周年诞辰。这位戎马半生的将军,不仅为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解放而出生入死、喋血沙场,立下不朽战功,而且在中国特色核  相似文献   
106.
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 ,是我国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器和社会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07.
美军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尽管它在准备“倒萨”之战中,喊“杀”声震天,但也并非无所顾忌。那末,美军怕什么呢?一怕“人员伤亡尽量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实现“低伤亡率”甚至“零伤亡”,是美军军事行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当前美军伤亡观的核心。在美军看来,作战效益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人员的伤亡状况;二是获得的作战成果。其中,人员的伤亡状  相似文献   
108.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导来统揽各项工作,在强化先进性意识的同时,努力在践行先进性要求上求深入、见成效,促进了班子建设,开创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9.
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我感到,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以下“三现”。  相似文献   
110.
马逸琪 《政工学刊》2002,(10):11-12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名节。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上 ,培养和弘扬崇高的人格品质。新形势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更应该培养和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 ,做到政治上忠贞不渝 ,行为上率先垂范 ,人格上公正无私。为此 ,就要坚持“六气” :(一 )有大公无私的公心之气。就是要不断祛除私心 ,克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这是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立足点”。大公无私就是要一颗公心为党 ,具体说来 :一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