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毛泽东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楷模:一、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即在先进文化引领下,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走上革命之路;二、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忠实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忠实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四、创立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作为。  相似文献   
912.
新年元旦佳节前夕,我院首届新闻大专班学员怀着对母校的思念感激之情,集体组织返回学院参观。在学院欢迎毕业学员返校茶话会上,何院长、张政委致词热烈欢迎。在宣传处长曹学义主持的座谈  相似文献   
913.
日前,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世界企业实验室协办,世界经理人周刊和国家机械网联合承办的2005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布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最新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排名揭晓,其中属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占42家,江麓集团公司榜上有名,列第297位。  相似文献   
914.
王丽 《中国军转民》2005,(12):73-73
近日,依据严谨科学的评价体系,经过数十位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权威学者和媒体老总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由英才杂志社、新浪网、北京青年报、凤凰卫视以及中国管理宣传主流媒体联盟联合推出的“中国年度管理100人”新鲜出炉。建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永强榜上有名,排第22位.  相似文献   
915.
2005年10月12日9点30分左右,随着“神州六号”太阳能帆板按预定时间准时打开,承担太阳能帆板切割器研制任务兵器213所的科技人员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他们研制生产的切割器正常工作,标志着切割器的研制任务已经按要求圆满完成。这是213所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916.
6月5日,在总部王建平副参谋长的陪同下,以土耳其宪兵司令费夫齐·图尔凯里上将为团长的土耳其宪兵代表团一行6人来我院参观访问。代表团与院领导进行了会见与交流。图尔凯里司令对中土两国友谊的不断发展和土耳其宪兵部队与中国武警部队交流的不断深入给予了高度赞誉,并对能够到访中国武警高校表示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917.
诞生于殷末、周初的《易经》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军事学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记录了君王、诸侯从和平相处到相互征战的全过程:有作战对象、出征时间的选择,有战略战术的制定、地形与气象的运用,还有作战中的协同配合与后勤补给,及至战后胜利的庆祝以及对待俘虏的态度都有相当细致的描述。这些史料极其珍贵,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918.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兴起的原因作了探析,指出中国的掘起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了美国深切关注;美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视作了潜在对手;美国官方的强烈需求促成了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繁荣;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军事交往的恢复与发展为这一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契乱。  相似文献   
9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应邀入缅,在滇缅战场上英勇作战,配合盟军沉重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形成了有利的战略态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0.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 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 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 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 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