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912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细读谢冕、洪子诫两位导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深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一直影响着中国40-70年代的文艺政策、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在四十年代的影响,主要是出现了解放区文学,出现了以表现农村和农民为主,符合农民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要求的一批文学作品,这时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  相似文献   
42.
为全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素质教育提到重要位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健美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美育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发展较快,改变了教育思想长期封闭僵化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转折.为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开辟了道路。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教育思想讨论还停留在浅层次.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4.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基层腐败治理的本土化经验价值。基层腐败损害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腐败的治理需要贯彻国家反腐方针、发挥本土化治理“样板”与经验,也需要根据农村等基层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积极探求腐败治理的模式创新、路径优化。推动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反腐工作,应当进一步发挥好村务监督组织的专门作用,增强村基层组织干部的法纪意识与廉洁意识,做好村务公开,增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45.
鲍怡蒙 《中国军转民》2023,(22):115-116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若是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创新高校师生党风廉政教育之中,可以极大地拓展和加强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因此,本课题尚需深化研究如何深度优化党风廉政文化传播渠道,以确保党风廉政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如何解决新媒体传播高校的党风廉政文化方式的不足之处,如何深入探索优化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党风廉政文化的创新性传播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特有的存在价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功能、榜样示范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7.
高爽 《中国军转民》2023,(18):124-1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民族基因,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48.
“五个必由之路”是总书记于2022年两会期间提出的重大论断,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党团结引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指明了科学路径,闪耀着丰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回顾百年党史,立足新的历史条件,深入探究“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科学机理、历史根源、现实基础既是对其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的深层次研究,同样有益于实践层面的转化。  相似文献   
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这一要求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当前,全军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工作,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其中,“全方位”不仅指全部的课程,还指课程的全部环节。在课程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政治性极强,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中,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0.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