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龚伟 《中国军转民》2006,(2):155-157
2月2日,武昌造船厂为中国科学院建造的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三号”顺利下水。这是我国近十年来建造的首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集成和代表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2.
在上海举行的有13位院士参加的“院士圆桌会议”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建议,改革现行的院士制度。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物理学家汪品先首先发起了对院士制度的批判,“现在的院士类似于‘一考定终身’,不少院士对自身的定位错了,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也错了。”周光召院士说,目前很多院士都七八十岁了,当上院士后几乎没有什么新的成  相似文献   
33.
孙家栋,我国著名的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29年4月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复县。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1958年毕业时荣获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1999年,他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他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作为我国自己选拔培养的航天专家,已逾古稀之年的孙家栋,依然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文件和技术资料。接受采访也不时地被电话铃声打断,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位老科学家缜密而连贯的思维。他的言谈铿锵有力而语重心长,他思考更多的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问题。因为,他的目光在浩瀚苍穹,他的事业在万里星空。  相似文献   
34.
赵淳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领域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振动工程及其振动利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我国超声电机技术研究的开拓者。他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7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国防科技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发表著、译作3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并公开的国家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赵淳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并于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35.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也有许多中青年科学家,都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我年轻时曾经是一名地质工程师,对科学事业非常热爱,许多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常常激励着我,曾一心向往做一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36.
军工战线有这样一批敬业报国的英模人物,他们忠诚于国防事业,立志献身国防建设,在工作岗位上用心血、用汗水绘制着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最美图画。他们是我国军工的脊梁,堪称国防战线“最可爱的人”。本期选介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三人,他们有在国家战略工程中屡建功勋的科学家、有立足岗位作出卓越贡献的工人、有严守质量关的军事代表……  相似文献   
37.
2012年12月19日,中航工业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向长期、全面、稳定和深入发展。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平等自愿,需求牵引、创新共赢"的原则,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集中顶尖科研力量,共同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机构共建、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目前,中航工业已与中科院在飞机、发动机、导弹以及材料、制造、测试等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38.
时政速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  相似文献   
39.
从战士到将军,从学生到院士,从医生到院长,从教员到校长,从普通科研工作者到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从年轻的留学生到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他把一个仅有几十人的消化内科建设发展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消化病医院,成为了全国消化内科主任的培训基地……37年军旅生涯,樊代明走过了人生旅途的一个个辉煌驿站,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众多奇迹。  相似文献   
40.
2009年12月2日,北京。中国工程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9年新增院士结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57岁的总设计师董春鹏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幸地成为48位“新科”院士中的一员,接受世人敬佩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