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国防科工委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总体战略和重要任务,通过加快建设和发展国防科技实验室,发挥国防科技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引领作用,占领世界前沿科技和高技术制高点,充分体现出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美国航天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一直非常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早在1940年,美国海军和陆军就开始了对于航天运载器的概念研究。冷战期间,美国先后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研制出了一系列“高、精、尖”的航天技术产品,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激发了美国人的科学探索精神,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将战略眼光投向了空间领域,强化了“制天权”意识,积极探寻打赢未来“空间战”的对策。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更是对航天工业情有独钟,增加了对航天工业的投入,建立了军事、民用和…  相似文献   
143.
《国防科技工业》2006,(1):58-59
四川是我国军工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十五”期间,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在“四个坚持”根本方针的指导下.坚持军民结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谋求“军品做精、民品做大,企业做强、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川军工集团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基本实现了翻番,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在川军工于2003年实现扭亏为盈,2005年实现利润超过3亿元。可以说,四川军工在“四个坚持“的指引下。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迎接新的历史机遇期。  相似文献   
144.
2012年10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二五"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客观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45.
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有着几乎相同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经历。战胜国对德国这两次军备控制与裁军是在不同背景、相同思路下进行的,尽管采取的措施基本相同,但结局却迥异。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如对战败国必须实施坚定、严格的军备控制措施,但仅有军控措施既无法解决军控问题,也无法带给国际社会以和平与稳定;战败国的思想改造与自我反思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彻底战胜对手,密切国际合作;适度照顾战败国的合理安全需要与民族感情;追究战争责任,惩处战争罪犯等。  相似文献   
146.
在中国台湾海军,"阳字号"舰不是指某一级军舰,而是二战结束后对很多级别的驱逐舰的通称。这些驱逐舰以中国城市为舰名,但每艘驱逐舰的舰名中都带一个"阳"字,即在选取舰名时都挑选带有"阳"字的中国城市名。最早的"阳字号"驱逐舰是二战结束后日本赔偿给中国的一批驱逐  相似文献   
14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6):70-70
另类潜艇部队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与陆军关系差是出了名的。帝国海军给守岛陆军兄弟运送补给时,常常是把供给品推到海里,任由它们漂到岸边了事。求人不如求己,日本陆军干脆背着海军研发了三种潜艇。这些潜艇专搞运输,不装鱼雷,可见陆军也没准备帮助海军的忙。  相似文献   
148.
京营  李锐 《环球军事》2012,(7):44-45
提 起二战狙击手,大家肯定会想起几年前火爆上映的美国大片《兵临城下》,其中苏联王牌狙击手瓦西里与德国上校的对决跌宕起伏,精彩绝伦。  相似文献   
149.
漏网之谍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2):62-63
冷战期间,约翰·弗拉基米尔·赫斯基上尉曾在美国空军驻德国柏林的一个秘密监听站工作,可以接触到包括密码在内的各种绝密信息。在美空军的一次例行测谎检查中,赫斯基未能通过测试从而引火烧身,引起特工部门的警觉,进而从其住处搜出了大量的机密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150.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20):64-65
英国历史学家索菲·杰克逊在其新:书中披露,“007”的真实原型是二战期间英国空军中校尤·托马斯。据悉,托马斯是英国间谍机构——特别行动处的一名资深特工,代号“海马”和“谢莉”,盖世太保称之为“白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