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未来几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航空企业将进入一个新的跨越式发展时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将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就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来看,要谋求更大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确保完成繁重的航空产品任务的同时,加快创新步伐,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实现观念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航沈飞不断增强创新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工作的开展。2005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来讲,创新不仅包括技术…  相似文献   
62.
日本时事通讯社4月1日报道称,为缓解财政紧张和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日本政府决定启用至今无人认领的二战时期的邮储“休眠存款”,总额高达46.5亿日元。此举引发韩国等日本旧殖民地国家的强烈抗议。日本政府的“意外之财”日本邮政部门在近年的一次存款整理中,意外发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台湾、朝鲜半岛等旧殖民地、中国大陆部分占领区开设的一千多万个储蓄账户,  相似文献   
63.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3,(18):54-56
二战之前,列国海军幻想未来都是巨舰大炮之间的远洋决战。事实上,历史远比想象丰富。战端既起,美国人因没想到日军航母如此凶悍而受挫,而日本人也因忽略传统炮战而吃尽苦头——  相似文献   
64.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3,(20):62-6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前选美皇后克莉丝汀·格兰维尔成为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最喜欢的特工。为了打败纳粹,格兰维尔义无反顾地前往德国占领的法国进行破坏活动和情报收集工作。尽管她的特工生涯较为短暂,但却为法国赢得最后的胜利作出了不小贡献。格兰维尔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很多人相信她就是伊恩·佛莱明笔下邦女郎的原型。  相似文献   
65.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3,(12):58-60
1945年3月,盟军主力已打到莱茵河畔。然而,西线战场的大后方——法国西北部芒什省港口小镇格林佛却遭到了德军的突袭。 被遗忘的战场 1944年夏,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法国,西线战事朝向欧陆腹地推进,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英吉利海峡的5个小岛上仍滞留了25000名德国守军。伦敦绝口不提此事,是因为1940年失守的海峡群岛是大英帝国的唯一丢失国土,说了怕丢人,柏林倒是想把人撤出来,只是交通隔绝,爱莫能助。要说最倒霉的,还是孤悬小岛的德军官兵。虽然海峡风景如画、轻风阵阵、海鸥不时掠过,但困守于此的德军可谓窘态百出。  相似文献   
66.
韩义 《国防》2013,(5):73-74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媒体时代,军事行动与舆论造势的关系殊为重要。放眼全球,当下武装冲突、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乃至联盟行动,不仅兵马即动,舆论大行——伊拉克战争期间,CNN记者的镜头随军而动直  相似文献   
67.
方华 《环球军事》2014,(16):56-57
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展开超大规模的侦察行动,并从陆海空全方位地侵犯苏联领土。美国人凭借先进的航空装备自由地游走于苏联边境线内外,在进行战术侦察时,美国军机从超低空短暂地越过边境;进行战略侦察时则从超高空进入苏联腹地。美国及其盟国的侦察机数最巨大,中央情报局与五角大楼都有自己的航空侦察部队,以完成不同的侦察任务。同时,一些中立国家也在从事对苏侦察活动,有时这种侦察活动违反了国际法,以至于被苏联武装力量消灭。  相似文献   
68.
张晓红 《环球军事》2014,(16):58-59
7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行日本广岛原子弹投弹任务的B-29“艾诺拉·盖伊”轰炸机机组最后一名在世成员西奥多·范柯克去世,终年93岁。自此,当年执行广岛轰炸任务的所有12名机组人员全部离世。提到“艾诺拉·盖伊”机组,首先得说一说机长保罗·沃尔菲尔德·蒂贝茨,他驾驶的这架B-29轰炸机,就是用他母亲的名字(艾诺拉·盖伊·蒂贝茨)命名的。  相似文献   
69.
岳小光 《环球军事》2014,(16):64-65
罗宾·史蒂芬斯是二战期间英国军情五处的间谍审讯官,因为右眼总是戴着一副单片眼镜,甚至连睡觉时也不愿取下来,由此得名“鹰眼”。据说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的“疯眼”穆迪就是参照了史蒂芬斯的形象。不过史蒂芬斯这个现实中的“疯眼”却有着一个在外人看来褒贬不一的“绝活”——他能够不需要任何身体接触就能让落网的德国间谍说出一切。据说,他曾用5年的时间,先后审讯了500余名间谍,这个记录直至今日也没人能够打破。对当时的德国间谍而言,被英国反情报机构抓获只是噩梦的开始,真正惊恐的是接受史蒂芬斯的审讯。  相似文献   
70.
闻敏 《环球军事》2014,(12):61-63
1972年5月27日,《纽约时报》刊发了一条题为《剌死入狱父亲的青年受审》的消息。人们对这条不起眼的消息并没太在意,以为不过是一则社会伦理新闻,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殊不知,被自己的儿子刺杀的前美国陆军中士罗伯特·李·约翰逊并非等闲人物,他曾经是美苏谍报暗战中的一颗重要棋子,搅起过冷战期间秘密战的狂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