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华 《兵团建设》2009,(24):54-54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名罗荣桓为红四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二纵队党代表。毛主席说:“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对罗荣桓的爱人说道:“还是我说的对吧.罗荣桓可是老实人呀!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相似文献   
22.
今年是湘南起义80周年。当年朱德和陈毅力挽狂澜,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近800人,继南昌起义未竟之业,成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一步,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参加这一震撼人心起义的当事人肖克将军这样评价道:“历史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相似文献   
23.
黄禹康 《政工学刊》2013,(12):70-71
战争的厮杀呐喊早已远去,眼前几栋农家土房静静地肃立,透出年久沧桑的稳重和沉着。再上井冈山,这熟悉亲切的一排排房子还是让我的心猛然一颤,我真真切切地体味到了它的广阔和包容。我曾两次走近它,每次来都有一种被它紧紧拥抱的强烈感觉。  相似文献   
24.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发扬民主,实行官兵平等,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成果。当前借鉴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建设的历史经验,既有利于弘扬井冈山精神,培育时代的民族精神,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民军队和谐发展,密切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使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优良传统。从而确保人民军队在党领导下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形成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5.
在江西省井冈山("冈",意指较低而平的山脊;"井",意指四面环山中间的平地,由上而下俯瞰似乎是井.井冈山主峰早已是一座荒废的山.井冈山是以当地的山冈及山间平地取名的)市茨坪镇("茨",意指茅草或芦苇盖的小屋;"坪",意指山区或高原上的平地.  相似文献   
26.
毛泽东历来重视军事院校教育,并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早在红军创建之初,毛泽东在井冈山就举办过150人的教导队,在苏区先后成立了一批红军干部学校,创办了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了抗大;解放战争时期,在各战略区开办了军政大学、专业军事学校.  相似文献   
27.
在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师史馆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面容青涩的列兵,在历史的震撼与激荡中,无不感受到这支部队用忠诚铸就的精神刀锋。"我是张思德传人,我一定继承先烈遗志,做新时期优秀的警卫战士,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警卫任务……"在某警卫师师史馆古田会议专题展板前,该师副师长崔云刚正带着即将赴福建古田担负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警卫任务的陈宇、魏鹏、黄文斌、刘雷雷四名官兵参观师史馆,重温光荣历史,庄严举  相似文献   
28.
习主席强调,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政治工作威信立起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治干部在原则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当绅士当战士。找准斗争方向。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开展斗争的核心就是找准方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开赴井冈山,面对艰苦环境和敌人围困,不少官兵发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部队内部悲观主义情绪弥漫。  相似文献   
29.
古绝四首     
今年九月,有幸被组织部门派往井冈山学习。时间虽短,感触颇多,影响很深,因学古句以抒胸臆,并以此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  相似文献   
30.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我军做群众工作的开端,许多军队群众工作奠基性、开创性的方法、制度、原则和理论,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我军群众工作,对于新时期我军群众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