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超宽带雷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甸农  陆仲良 《国防科技》1998,19(1):71-73,62
超宽带雷达是一种新的雷达体制,是雷达探测技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讨论了超宽带雷达的特点及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应用方面,简要阐明了超宽带信号形式、关键技术内容以及国内外发展情况,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超宽带雷达技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这项工作是详细研究北京谱仪(BES)轻子识别的一部分。本文报告了π/μ、π/e分辨的Monte Carlo 结果。结果表明:在北京谱仪中π/μ分辨有两个有效的截断,即位置与方向。对于π/μ分辨也有两个有效的截断,即总电荷量沉积和二极矩。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节能是一个关键问题。对经典的LEACH协议做研究与改进,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网络转换机制。该算法通过综合考虑候选节点的地理位置、剩余能量等参数来进行网络协议的选择,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低能量与位置不佳的节点被选为簇首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网络内节点能量负载的均衡性。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的动态网络协议机制能够有效平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分布,延长节点与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解读军交     
常建新 《国防》2010,(9):79-79
当我们站在中国最高的海拔,俯视中国最绵长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人的民族脉络,是一条经风栉雨的江河大道,是成就一切伟业的车船铁流。  相似文献   
15.
新民 《当代海军》2003,(11):23-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U-110号潜艇在大西洋海域的破交战役中,连续击沉多艘英国的运输舰船。 艇长伦普上尉兴奋地像一头注入兴奋剂的公牛! 一天,得意忘形的伦普上尉脑子里突发起想:我,U-110号潜艇艇长伦普上尉,击沉了这么多英国佬的舰船,可却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这些被自己击沉的舰船是怎样葬送海底的,天哪,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Ad Hoc网络在信息化战场的广泛应用,需要快速有效地评估火力打击对网络的毁伤程度。从Ad hoc网络自身属性出发,结合网络的内部测度和外部测度,给出了节点有效度、节点修复度以及节点连通度等指标计算模型。构建了节点毁伤程度加权邻接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团簇结构划分的节点毁伤程度评估方法,根据权值的相似程度对节点的毁伤程度进行归类,并给出了示例分析。最后将本算法与模糊聚类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网络干扰,延长生命周期,针对扇形环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入功率控制策略以改进传统的物理干扰模型和能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数据包产生过程,对网络干扰和生命周期进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网络中内外环宽度相差较小时,生命周期较长,但对干扰无影响;外环簇数应适当多于内环簇数;扇形环簇的数量增多时,网络干扰加剧,然而生命周期得到延长。研究结果为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簇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拦截弹中制导最优弹道簇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飞行速度快,跟踪预测难的特点,提出在中制导阶段进行最优弹道设计与弹道簇生成用于对目标预测命中区域进行有效覆盖的方法。通过分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对现有防空体系带来的挑战,阐明了在中制导段进行弹道簇设计与生成的必要性;将中制导段的弹道规划问题视为求解满足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控制问题,应用最优化理论方法得到了基准的最优弹道;应用邻域最优控制理论,针对终端约束条件进行调整,设计了邻域最优弹道簇的生成算法。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张慧娟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2,47(2):134-139+145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的网络寿命与节点的能耗直接相关。分簇路由是缓解节点能耗速度的有效措施。但是若分簇路由所选择的簇头位置以及数据传输路径的不合理,会加剧节点能量消耗,缩短网络寿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分簇路由(Clustering Routing-based Dijkstra,CRBD)。CRBD路由先利用节点的剩余能量及离汇聚节点距离信息选择部分节点作为簇头,并禁止拥塞节点担任簇头。利用贪婪启发式算法构建簇。利用Dijkstra算法构建簇头间的最短路径,缓解簇头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改进萤火虫聚类的能效路由(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based on Improved Firefly Clustering,EIFC),CRBD路由中节点的平均能耗下降了约12.3%,并且CRBD路由的数据包传递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分布式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中,由于局部融合中心(LFC)的物理限制(如:有限的频率信道、处理器容量有限等),只能接收有限个传感器的传送数据。此外,信息传输的方式也将影响传感网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了通信受限下的分布式多传感器目标协同跟踪问题。首先对监视区内分布的传感器进行聚类分簇形成若干个子网,接着从通信能耗的角度出发,对传感器采集信息的传递路径进行最优路径规划;进而对子网局部状态进行估计,在子网信息融合中,分别采用最大距离和、最大化信息增量两种准则进行最佳传感器选择,最后通过各子网全局航迹融合实现分布式多传感器协同跟踪。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