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胡平  苗育新 《国防》2001,(8):11-11
从以科索沃战争为代表的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看,"打交通"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战争中,敌为迟滞我作战行动,也必将对我纵深交通要道(点)进行猛烈的打击和破坏.因此,省军区系统必须严密组织民兵进行"保交"斗争,以保障我军机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2.
邱启建 《国防》2001,(8):28-29
湖北省地处中原,九省通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全省人民具有爱军尚武的光荣传统."九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下,湖北人民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相似文献   
23.
高军虎  吴焕奇 《国防》2001,(11):13-13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国防动员数据管理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提高国防动员的速度和质量,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要求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应具有"四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24.
美国发展两用高技术有着重要的安全目的。这体现在美国两用高技术发展的历史逻辑中,也体现在美国两用高技术发展的安全内涵中。美国从安全意义上发展两用高技术对后冷战时代经济动员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动员的内涵,还是动员的组织形式、基础、范围、时空、机构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引入注目的变化。这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动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5.
李乔 《国防》2011,(5):49
近日,河南省新乡某预备役高炮团汽车连奉命参加上级组织的紧急拉动演练。指挥员一声令下,一台台车型新颖、技术状况良好的预征车辆分别从预征单位快速驶出,以整齐的行军队形、风驰电掣的速度准时到达目的地,近300公里的摩托化行军,无一台车辆中途抛锚,较好地完成了演练任务,展示了预备役部队风采,这是该团后勤和装备处与驻地交通运输部门依法严把预征车辆质量关带来的效  相似文献   
26.
国防动员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是和平时期积蓄国力、巩固国防的战略性工程。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真抓实备,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7.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要坚持使命牵引、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必须把国防动员建设摆在事关国家安全稳定的战略位置,不断强化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8.
赵建中 《国防》2007,(2):1-3
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方针,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对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叶健 《国防》2007,(4):30-30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作战行动对动员保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动员领域越来越宽,动员实施速度明显加快,对应急动员的组织指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文章在研究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开放性、自主性、快速反应等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需要使用到的主要关键技术——预案模块化和组件化以及任务分配模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