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实性原则是设计和评估现代语言测试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美国著名语言测试专家LyleF·Bachman为真实性所下的定义,从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两方面分析了2001到200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命题。结果表明,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四级写作命题的情景真实性有明显提高,但在交际真实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最后对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命题的真实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非语言交际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在人际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四类非语言交际行为(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案例,阐释其所传递的跨文化信息,提出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对英语文化环境下常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文化环境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准确含义,并以此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准确掌握有关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3.
浅谈以交际为目的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视听说教学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电化设备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幅度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有助于记忆。选择教材应把学生置于国际环境下迎合真实的交际需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把翻译的原则归纳为文化再现,并用该原则对《红楼梦》英译文的某些片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5.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学生往往因为缺少跨文化意识、缺少真实语境、受中国文化的制约等原因,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英语教学应注重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26.
我们知道,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借助文本和作者心灵对话;写作,是借助笔墨和自己心灵对话;上课,是借助教师和文本对话;交际,是自己和同学以及其他人的直接对话.通过各种卓有成效的对话,学生乐学语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打好精神底子.  相似文献   
27.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外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双向的,意味着不仅仅是吸纳国外的文化,同时还担当着本国先进文化的传播。本文选取了新疆高校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大学———石河子大学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大学生中国文化词汇、书面英语表达能力及师生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所持的态度,证实了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存在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和中国文化缺失对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对外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对“交际法”的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将“交际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交际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行之可能,而且是势在必行的见解,同时阐明了实行“交际法”的必要条件和步骤。  相似文献   
29.
言语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主要指人的说话或表达过程。言语具有符号性、模糊性等特点。言语交际必须把握几条基本法则:使用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选用恰当的词语、采用释义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30.
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时代特征为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通过目的语言和目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训练,提高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普遍文化的学习,比较文化异同,消除偏见,对异域文化采取包容、开放、移情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文化群体、交际场合、交际风格,灵活、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培养学习者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