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国军转民》2014,(10):11-11
河北省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67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较同期工业增速快7.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5%,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为2003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92.
它的变迁不仅见证了黎阳公司40年来不断前进的脚步,也见证了贵州工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是三线军工企业走向新里程的代表  相似文献   
93.
航空工业是我国的战略核心产业,履行着研制生产国防装备,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民族经济的时代重任,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作为航空工业的璀璨明珠——直升机工业,由于技术复杂,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4.
《国防科技工业》2014,(9):30-32
七二五所在高质量保障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军工研究院所华丽蜕变为集科研开发和多个高技术产业公司于一体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95.
文章回顾了日本军工产业恢复与发展的历程,对日本军工产业"寓军于民"的发展战略的选择、实施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产业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防生产效率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受传统体制和防务产品生产自身特点影响,民营企业进入国防产业还面临着获利少、风险大、门槛高、管制严等障碍。为了使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防产业,需要在军用规范和商业规范、保密生产和公开生产、军事专用和军民两用、市场准入与市场开放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7.
一、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武器装备生产体系一直采用政府宏观调控主导资源配置的模式,这对利用有限资源,迅速建立相对完备独立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形成装备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与国家科研生产体系相互分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一再出现、资源重复配置,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98.
河南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紧盯影响制约基层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抓好组织整顿、独立营连部建设和帮抓帮建工作,努力实现基层建设创新发展。采取"三放宽"、"四优先"(年龄放宽、地域放宽、岗位放宽;优先预任、优先授衔、优先提拔、优先奖励)措施,加快编组向城镇新兴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行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拓展,基层预备役官兵退伍军人  相似文献   
99.
近日,江南工业集团与新疆新捷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新能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合资成立湖南新捷江南天然气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希望通过合作,发挥各自在气源、资金、技术、装备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及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军转民》2012,(7):6-6
2012年5月30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圈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