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习主席关于军队人才建设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军事人才,怎样培养军事人才"的根本问题,为我军人才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学习习主席关于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论述,应当从强军兴军的高度把握军队人才建设的时代价值,确立人才培养和人才选用的正确导向,善于以重点突破带动军队人才建设的整体跃升,从而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72.
新媒体引发舆论环境在内涵、时空和内外因素上发生深刻变化。舆论环境优化已经成为影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刻把握网络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发展面临的挑战,科学谋划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优化的有效路径,才能不断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和指引,使之具体为基层的任务要求落实落地,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评价导向和激励导向,确保基层建设与强军目标相适应、与强军实践相协调,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坚持标准要求,把握大抓基层的着力点。坚持不懈地用强军目标建连育人,注重整体与局部相促进、平时与战时相一致、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挥生命线作用突出"三个绝对"标  相似文献   
74.
深刻理解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院校教育训练改革,要明确院校教育训练的目标,创新院校教育训练的内容,改进院校教育训练的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75.
唐银波创新工作室的"高调"逆袭,正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有力验证。而在普通一线工人的心里,有着他们对蓝领行业最朴实最直接的理解:有保障、有收入,有尊严早在2010年,江麓集团先嗅危机,开通了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制定了"一专多能"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旨在培养一批高级蓝领技工。通过4年的精心耕耘,被誉为江麓"金蓝领摇篮"的唐银波创新工作室破茧成蝶。  相似文献   
76.
文章首先展示了对军队系统内部会计控制状况问卷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在军队系统中已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还非常有限,军队系统虽然都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十分健全和按制度严格执行的单位并不多。而后,文章又对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经济学教学必须着眼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主动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新形势,培养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观、整体资源观、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观、尊重规则的道德观和经济理论转化观,把后勤人才培养成为军队经济专家。  相似文献   
78.
李印龙 《国防》2012,(1):49
抓好安全工作,要紧紧扭住最经常、最基础的问题不放松。要突出一个"严"字。一要严在法规上。坚持按安全条令和操作规程办事,坚决废止违背条令的"土政策"、"土规定",确保部队安全管理在法制轨道上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河南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积极探索利用联训联演这个新平台,在新课题、新内容、新环境下摔打部队,在实践中检验新训法、新成果,推进了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其做法得到了军区  相似文献   
80.
陈红海 《国防》2012,(8):36-38
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新形势下,要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坚持科学统筹,勇于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 一、坚持任务牵引,调整改革国防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 编组和管理是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任务牵引,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深化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