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于广琳 《政工学刊》2003,(10):56-56
着眼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必须认清所处的时代方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速培养适应实现“双重历史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后勤人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战争的发起和进展更快速,投入和消耗更巨大,后勤装备保障任务更艰巨。院校教育作为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实现“双重历史任务”中处于人才源头的地位。必须积极适应实现“双重历史任务”要求,确立信息时代的后勤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会指挥、善管理、把握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和信息时代后勤建设规律的复合型后勤指挥人才;一…  相似文献   
32.
33.
34.
江泽民军事人才培养思想 ,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目标 ,培养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的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是突出重点 ,建设有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军事人才队伍 ;三是拓宽途径 ,依托国民教育 ,恢复军事留学、扩大继续教育、实施交叉培训和双向代职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35.
民国初期(1912—1927),为适应振军经武的需要,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及其追随者,都十分重视军械引进与制造工作。而兵工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系关兵工制造能否独立的根本。民国建立初期,吸取清末的经验教训,兴办汉阳兵工专门学校,以期培植制械根本;重视兵工留学人才培养,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加强兵工制造专门人才管理,使用好现有人才。这些措施,尽管规模有限,却为后来兵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36.
军事指挥人才作为作战行动的直接筹划者、决策者和指挥者,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对战争的成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着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在坚持政治素质第一的同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长于信息运用、善于谋划决断、精于联合指挥、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群体,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7.
坚持用长征精神提升现代军事人才素质,必须铸造求真务实、善于创新的军事人才品格,培养军事人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军事人才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38.
科学人才观是做好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强军战略的思想基础。全面理解和践行科学人才观,一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二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各级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三要构建与科学人才观相适应的军事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9.
政治干部是我军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干部能力的高低、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因此,政治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坚持模范带头,主动融入战位岗位、融入战斗力建设,融入基层官兵的心中,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为部队战斗力提升注入“催化剂”,不断激发政治干部主动作为的内在动力,立起新时代政治干部的好样子。  相似文献   
40.
当前军事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是有关于颠覆性军事技术的集中式爆发。DARPA是美军主要从事颠覆性军事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直属机构,也是美军下设的17个国防局中的一个专门性技术局,并且在促进美国颠覆性军事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为此,本文研究立足信息化条件下DARPA颠覆性军事技术创新项目的人才选拔类型与培养机制,从颠覆性军事技术创新人才组织沟通机制、人才信任机制及创新文化构建机制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了颠覆性军事技术创新人才管理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有关这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