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红管家精神是学院在长期艰苦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凝练而成的,伴随着人才培养需求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学院的教育训练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文章深刻分析了红管家精神的历史形成脉络,揭示了红管家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内涵,提出了弘扬红管家精神,培育高素质后勤人才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2.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用血汗凝结成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我军光荣传统和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凝聚、鼓舞和引领兵团  相似文献   
103.
兵团精神是兵团创业者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兵团儿女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凝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兵团精神是推动兵团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兵团人永久珍惜、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在推进农十四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将兵团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4.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现实社会生活五花八门、五彩斑澜,而作为历史的这门学科,虽然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但却与显示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中学历史的教科书就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社会活动、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旨在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把握历史知识的综合,考虑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使历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让活动进入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让学生随时感受历史就在身边,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5.
红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绚丽瑰宝。红安精神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培养“打得赢”、“不变质”合格军事人才,做好新的军事斗争准备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6.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07.
<正>一、“趣”唐宋以降,“趣”便成为士大夫进行文学创作时自觉地审美追求。苏诗、苏词、苏文包括苏画、书法都明显凸显了“趣”的追求。“趣”的美学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所谓的理趣,更重要的是所谓情趣,苏轼书信的趣味俯仰皆是,不可胜数,尤以身居黄州东坡、惠州椰林之时,书信中的趣来的真切,来的令人心向往之。苏轼是一个有能力将苦难变做诗意的智者,对于惠州年逾花甲  相似文献   
108.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部队野外驻训时间越来越长,演练演习任务越来越重。大力推进军训野战文化建设,对于部队驻训演习、抢险救灾等任务圆满完成,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围绕主题主线,准确把握目标要求。要紧紧围绕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深刻理解军训野战文化丰富内涵,准确把握目标要求。突出举旗铸魂。发展军训野战文化要把培养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弘扬部队特有的精神文化传统,突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弘扬主旋律,确保广大官兵时刻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相似文献   
110.
学史可以明"智",知史可以明"志",懂史可以明"治"。领导干部要多一些历史的知识,多一点历史的聪慧,多一份历史的眼光,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把握讲政治的时代内涵,不断提高讲政治的实际能力,把党对军队的政治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