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大漠神韵展示的资源潜力。农垦系统“渗透”在新疆的各个县市,拥有广阔的戈壁沙漠,境内沙丘连绵,浩瀚无际,展示给人们的是凝固而又充满动感的金黄色海浪。  相似文献   
122.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2,(12):52
民情日记要真情实记目前,兵团各团场组织基层干部记录民情日记,这项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服务职工群众的活动,很有必要坚持下去。但据笔者所知,有少数基层干部平时为职工群众服务不够好,但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就临时补记民情日记,个别干部甚至弄虚作假编日记,严重违背了民情日记的真实性要求和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可以看出,这些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思想作  相似文献   
123.
乘着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东风,踏着科学发展的节拍,我们款步迈入2013年,《武警学院学报》也翻开了全新的一卷。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同仁向长期给予学报关爱与支持的领导、专家、作者、读者拜年了,向奋战在边防、消防、警卫、维和战线的各位战友致以最诚挚的新春问候及最崇  相似文献   
124.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军队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学员优良人格品质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培育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军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战场、面向世界、面向信息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求学员具备强健的体魄和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结合学员任职岗位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应重视体育元素,打造强势体育教育,铸造与  相似文献   
125.
少数民族大学生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又包含民族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机制予以应对。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可以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其更加凸显人文关怀,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教育的理念、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和环境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6.
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着眼其双重身份特点和培育目标要求,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价值引导、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积极彰显人文关怀在增强国防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实效性中的作用,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27.
作家毕淑敏在她的散文《让我们倾听》中写道:"有很多我们丧失的机遇,有若干阴差阳错的讯息,有不少失之交臂的朋友,甚至各奔东西的恋人,那绝缘的起因,都系我们不曾学会倾听。"她认为,倾听具有魔力,能给孤独以抚慰,给无望以曙光,给快乐加倍,给哀伤减半;听和说是人活在世上的两件要务,像是鲲鹏的两只翅膀,必须协调展开,才能直上九万里。  相似文献   
128.
基层干部通过书信形式与战士家庭建立联系,汇报战士的表现及部队工作,并以此发挥家庭对战士的教育功能,一一直是基层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电话、短信和网络等通讯手段方便快捷,书信这种费时耗力的“传统”正逐渐丢失。其实,书信作为沟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9.
课件设计制作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它将教学经验、语言文字和虚拟现实融为一体,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学生学习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这种形式又使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距离,所以在课件设计制作中如何实现人文关怀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0.
军事网络根据需要把节点设备组织起来,组成数据链路完成作战任务.为了使网络能够及时组织,迅速反应,引入了动态组合技术,根据网络状况动态的组织战术数据链路.从集合论角度提出了战术数据链路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探讨了动态组合技术对系统抗毁性和组织的灵活性方面的影响.最后简要叙述了动态组合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