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道德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生军人道德人格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定理想信念;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端正价值追求;以人格榜样为引导,锻造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22.
习近平主席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可见,良好的人格修养,是领导干部立身行事的"方向盘",是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黏合剂",是引领社会道德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3.
正直有品     
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坦率,是让社会、部队和战友们接受并尊敬的做人方式,既是忠诚的人格表现,也是真实的品行修养。实现这一要求,根本在于遵规守纪、品行正派,关键在于细节自育、养成自觉。正直在于“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正气在人间”。正直始终表现为忠贞不屈、刚正不阿的气节。自古以来正直就是正义的化身、正气的源头,更是一种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节操。它从孟子“富贵不能淫,  相似文献   
24.
立党为公是党员的党性,敢于胜利是军人的血性。党性和血性是当代革命军人的内在灵魂与特质。党性是本,血性是质。党性是魂,血性是骨。党性引领方向、坚定信念,血性鼓舞斗志、激扬精神。党性和血性凝聚成作风,就是我们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的经络与根脉,是民族复兴的源头活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革命先驱李大钊用信念与生命诠释出了一个革命斗士最为本质的政治情操与人格境界。他的道义是民族大义,他的文章是复兴大作。特战连长刘硅“时刻准备上战场”的典型事迹,深刻诠释了坚强党性与铁血豪情所练就的过硬作风,生动展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伟业的鲜活实践。这既是党性根脉的维系,也是血性基因的传承。  相似文献   
25.
风格的独创,根植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对于作家作品风格的鉴赏,其核心在于对作家独特精神风貌和人格的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作家人格的一致是风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风格鉴赏的理论基础,然而人格与风格之间又有着相当复杂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鉴赏在本质上是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对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人格感应。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人格扣心理的自由是风格形成并得以鉴赏的前提;鉴赏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发挥是实现人格感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郭玉婷 《中国军转民》2023,(22):106-107
以当代青年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分析了当代青年优秀人格培养存在的阻力,并针对这些不同方面的阻力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当代青年形成健康的人格,自由而全面的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正能量。  相似文献   
27.
儒家传统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慎独自省”、“锻造人格”和“提倡节俭”等。分析探讨儒家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对当今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领导干部都企盼自己的人格美。因为高尚的人格能使领导者的形象更加完美,能使领导者的权力如虎添翼,能使领导者的号令一呼百应,能使领导者的指挥所向披靡。那么怎样培养领导者的完美人格呢?应当做到:心善如水,心明如镜,心宽如海,心坚如钢。  相似文献   
29.
官兵的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应个人风格和人际关系异常的行为模式。这种异常的行为模式会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或军营环境的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的类型主要有回避型、偏执型、分裂型、焦虑型、依赖型、强迫型、冲动型等,而回避型人格障碍在官兵的心理问题中是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30.
“勇”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观念之一 ,寄托着孔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论述了孔子关于“勇”的人格观念的内涵 ,“勇”与“仁”及“礼”的关系 ,并对孔子身体力行把“勇”列为教育内容 ,培养和塑造弟子“勇”的道德人格的教育实践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