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8年春节期间,刑警总部后勤基地注重给予新兵人文关怀,组织新兵开展编写春联、读书演讲、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向新兵家中邮寄贺卡和慰问信等活动。使新兵切身感受到了部队的和谐氛围和新年的喜庆,为新兵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见批评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单位 ,因为批评渠道不畅通 ,正常的批评也开展不起来 ;有的为了照顾面子 ,导致批评“甜蜜化” ;有的开展批评时要么是默默无闻 ,要么是你好我也好 ;有的因“后顾之忧”过重 ,在开展批评上吃“大锅饭” ;有的要么是对事不对人的隔靴搔痒 ,批评质量不高。江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说 :“要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开展好积极的思想斗争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对照江主席的讲话 ,我们要在部队营造求真务实的作风 ,坚决克服和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就…  相似文献   
53.
掀起你的“盖头来” :信息社会战士人际交往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随着信息获取途径以及信息种类的多样化 ,战士的求知欲和渴望交流的动机更加强烈 ,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对象、途径、动机以及结果发生了显著变化。———不拘一格交“人才”。战士的人际交往已由从前的以老乡、军龄为主转变为以爱好、专业、文化层次为主等等。这些界限不受环境的约束 ,不受距离的限制 ,因而形形色色的“朋友”充斥其间 ,有的持真诚交友的态度 ,相互之间畅所欲言 ,一吐衷肠 ;有的则希望借“友”消愁 ,发泄心头的抑郁和不满 ;但也不乏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借机蛊惑人…  相似文献   
54.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应时代要求,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来审视企业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发展企业文化。一、凝聚人心、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合力,促进企业持  相似文献   
55.
一、在营造和谐共振的人际氛围中构建和谐连队。和谐共振就是官兵之间能够彼此心理相容,情感沟通,真诚相待,和谐共事。官兵个体在连队处理人际关系的好坏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对自己岗位工作的满意感和成就感,甚至还可能影响和改变官兵个体的整个心境。在一个连队如果同级、上下级之间相互信任与尊重,相互支持与合作,这样不但可减少彼此工作的疲劳感,还可以减少工作中的困倦感,形成“快乐工作,工作快乐”的氛围。构建和谐连队就要积极营造和谐共振的人际氛围。官兵之间要通过谈心交心和落实“五同”、“六到位”等有效载体,加强沟通,拆除隔心墙,增进了解,消除隔阂,以缩短心理距离。官兵自觉做到接受批评有雅量,说话做事有分量,  相似文献   
56.
和谐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领导者把握人际关系时至关重要的办法。要做到人际和谐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7.
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军队内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建设,深入开展尊干爱兵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军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我们一定要按照胡主席的指示,大力加强我军“三大民主”建设,努力形成一种充分发挥广大官兵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与和谐氛围,增强部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8.
廉政传真     
《兵团建设》2013,(6):45
今年,各单位、各部门扎实开展以"唱响军垦文化推进廉洁政治"为主题的第四个廉政文化建设月活动,营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氛围和廉荣贪耻的社会环境。二十二团表彰"三廉"典型推进活动开展二师二十二团纪委广泛开展第四个廉政文化建设月活动。3月6日,该团召开座谈会",对2012年度"廉公仆、廉内  相似文献   
59.
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有所作为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学历再高、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大量精力被人事纷扰所牵扯,不可能聚精会神做好工作,更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因此,机关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营造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60.
陈娟  赵勇 《政工学刊》2013,(7):29-30
仪式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或程序将既定的价值观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要对教育对象进行理性灌输,而且必须根据教育要求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以引发教育对象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育人于无声、化人于无形的效果。所以,仪式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情感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