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研究了DBN和SDAE在SAR雷达目标识别领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单隐含层的深度学习模型—DBN-SDAE。该模型的优势在于采用双通道的单隐含层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学习,提取图像特征,避免了传统深度学习方法随着隐含层和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计算复杂度增长过快的缺点;同时采用加权融合方法融合两个通道所学习的特征,既保留了数据的细节信息,又保留了数据的结构信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NN迭代次数远远小于DBN中NN的迭代次数;且在识别准确率上最高可达98.640%,较SDAE和DBN分别高0.511%和1.701%。  相似文献   
112.
针对目前对大型弹体高速(200~300 m/s)入水现象研究的不足,首先建立了基于多介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Multi-material ALE)方法的大型弹体高速入水有限元模型,并用入水空泡轮廓经验公式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分析了头型变化对弹体总体入水载荷的影响,以及入水角变化对弹体总体入水载荷及弹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弹体入水载荷峰值随着头部等效底升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水角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入水角越大,弹道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13.
乔林 《当代海军》2001,(6):12-13
新世纪伊始,台湾多位“立委”和部分海运、航空界人士纷纷回大陆访问,与有关方面就“三通”问题交换意见。与此同时,金门访问团和马祖进香团也首次直接搭船前往厦门交流与赴马尾港及湄州妈祖庙进香。此举显示,两岸“三通”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而违背经济规律和损害人民利益、人为地阻挠直接“三通”的政策和做法,也越来越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114.
115.
Fe3+ 与S2 - 反应是一个典型的竞争反应 ,反应的生成物与反应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确认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的生成物为Fe3+ 和单质S↓ ;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的生成物为黑色Fe2 S3↓。  相似文献   
116.
对第四层交换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 ,确定了第四层交换的定义 ,阐述了第四层交换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武器装备试验、训练构建实战化空情模拟条件的要求,提出利用小型靶标加载龙伯透镜反射器模拟空袭武器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方法。基于FEKO电磁仿真软件,分析了龙伯透镜反射器(Luneburg-Lens Reflectors)散射机理和散射特性影响因素,对不同形状、尺寸和位置反射板的龙伯透镜反射器RCS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总结了反射板对反射器RCS的影响规律,重点基于反射器对靶标RCS起伏特性进行了改型设计,对靶标加载单个和两个龙伯透镜反射器进行了联合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靶标加载龙伯透镜反射器可以实现RCS改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8.
119.
Kelvin模型阻尼层合板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Kelvin模型粘弹性材料本构关系导出了阻尼层合板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给出了四边简支阻尼层合板的固有频率和损耗因子的解析解。与文献结果比较表明,将Kelvin模型应用于粘弹结构的动力特性问题求解,计算模型简便,且计算结果比常复数模型更为精确。分析了阻尼层参数变化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阻尼层厚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损耗因子;增加阻尼层材料的剪切模量,结构损耗因子增大到一定值后又逐渐减小,在减振设计中阻尼层的模量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