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政工学刊》2020,(3):22-23
支队前身参加过万山海战、"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等著名战斗,创造了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经典战例,铸就了享誉全军的"海上猛虎""海上先锋"精神,涌现出"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八一勋章"获得者麦贤得,"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等英雄集体和个人。国庆70周年阅兵,代表着"两种精神"传承的鲜红战旗光荣接受了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作为全军军史场馆试点建设"海军代表队",我们深挖红色基因,打造亮点精品,努力构筑新时代存史资政育人的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蓝色沃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2.
19世纪以降,出于分裂、遏制中国的需要,英、俄(苏)、美等国极力策动中国边疆地区民族分裂活动,成为影响我安全统一、和谐稳定的重大威胁。在长期介入的历史过程中,各国表现出了风格迥异的决策思维和行动套路,呈现出谨慎克制型、强势冒进型和弹性机巧型三类主要的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33.
基础课教学作为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是教学评价工作的重点,其质量建设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评价的结果。本文认为,推进我院基础课教学质量建设迈上新台阶,必须以“评价”为动力,坚持以评促建,筑牢基础课教学质量平台;以评促改,优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生成过程;以评促教,完善基础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3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对公民道德建设和军人道德筑就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军队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纲要》与《规范》的精神 ,必将对部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为我军政治军官队伍思想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建设思路、发展契机和工作切入点 ,坚持高标准锻造政治军官队伍的道德素质成为政治军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 )高标准锻造政治军官道德素质 ,是加强政治军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 ,…  相似文献   
35.
以色列总理拉宾:我们的飞机可能被劫持了 1976年6月27日下午l点,像往常一样,以色列内阁在总理官邸召开内阁例会。宽大的会议室里,部长们正襟危坐。内阁总理拉宾,这位20年后为巴以和平献出生命的政治家,一边目光炯炯地扫视着神态各异的部长们,一边神采飞扬地宣讲着他的最新施政设想。  相似文献   
36.
法德并举 ,大可治国 ,小能齐家。在具有高度政治性和严格组织纪律性的军队里 ,我们强调依法带兵、严格管理的同时 ,也要讲“德治” ,坚持“以德带兵”。  相似文献   
37.
38.
向前 《国防科技》2003,(8):54-56
伊拉克的硝烟已经散去。透过战争的硝烟。人们发现,虽然战争以伊军的最终失败而告终,但分析伊军的作战思想、战争准备、指挥控制、兵力部署和战术运用等方面,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分析伊军“以低抗高”的特点,对研究现代战争,积极应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未来战争是战争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以劳养武是我国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战争较量——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在军事领域中  相似文献   
40.
张帆 《中国军转民》2023,(20):104-105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应在实践逻辑中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世界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从实践要求来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