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一、企业文化理念的定位思考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靠宣传产生的,是员工的行为规范,其中心是企业精神,它必定要围绕企业奋斗目标而确立,是企业价值观的全部体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领导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要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人才等方面工作,企业才有希望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增强竞争实力必须走…  相似文献   
32.
在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地方,驻守着一支光荣的边防团队。1991年1月8日,江泽民主席顶着零下30度的严寒,专程看望团队官兵,欣然命笔:“守东北前哨,扬中华国威”;1995年6月23日,江主席又冒雨来到该团观察,挥笔题写了“当好国门卫士,固我中华边关”。  相似文献   
33.
<正>随着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官兵结构成分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媒体日益普及,官兵思想、心理问题趋于增多,各种现实矛盾更加凸显,给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官兵思想“三性三难”。受地方“诚信危机”影响,一些官兵不愿向组织谈及内心想法,思想更具隐蔽性,排查难;受外部环境、信息传媒等因素影响,有的官兵遇事喜欢“跟着感觉走”,思想具有易变性,  相似文献   
34.
针对人武部处在军地结合部,受社会重大转型期带来的各种诱惑增多,个别干部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发生偏移,革命事业心责任感减弱、精神状态颓化、工作标准降低的实际,加强人武干部日常管理必须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牵引,深入  相似文献   
35.
<正>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有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相似文献   
3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 ,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信息交流更加广泛 ,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碰撞更加激烈 ,使得外在消极因素对党委班子团结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大。消极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来自本单位官兵的影响。有的官兵地域观念和封建的人身依附观念较重 ,乱传情报 ,谗言不断 ,加之其较强的针对性和渗透性 ,给党委班子团结埋下了隐患。(二 )来自上级领导机关的影响。上级领导机关有时对下级党委班子的情况了解不够透彻 ,以至对下级党委班子矛盾的处理有时不够恰当 ,进而导致党委班子成员散心、泄气。…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军校热”逐年升温。笔者对我院的99级272名新学员进行了调查,认真统计分析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入伍动机等,进而对“军校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在对军校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8.
军事文化建设是我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军军事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的价值信念,国家利益至上这一根本的价值要求,服务人民群众这一根本的价值追求,保持我军性质,反映时代要求,推动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9.
《政工学刊》2009,(3):47-50
胡主席明确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当代革命军人普遍的、基本的,然而又是最根本性的价值判断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官兵价值追求的统一,为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为官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0.
在现代生活中无法逃避压力.应该学习如何在不危害自己健康的条件下,与压力共存.甚至借压力来促进自身的成长。据研究,以下10种方法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