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黄彬国 《国防》2010,(6):44-45
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力量源泉。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恐怖活动、严重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2.
邢书成 《国防》2010,(9):11-13
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是军委胡锦涛主席对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军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新形势下军队和国防后备力量职能任务做出的新定位。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的重要方面,需要我们各级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3.
邯郸军分区着眼应战、应急双重需要,转变编兵模式,提高民兵分队处突科技含量,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一是队伍编得实。将编兵触角向驻地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延伸,组建了电子侦察、网络攻防、医疗救护等一百多支专业技术分队,建立了民兵高科技人才动员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4.
苗禄权  陈卓  高树宝 《国防》2010,(7):F0002-F0002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军分区紧紧围绕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整体布局,紧密结合民兵战时和平时可能担负的任务,狠抓民兵战备训练落实,  相似文献   
135.
王海珠 《国防》2010,(7):68-68
山西省盂县民兵常备应急分队组建于2007年3月,配有野战移动多媒体信息化指挥系统、越野指挥车、装备运输车、生活保障车,以及防暴、防火、防汛、防震等各类器材千余件。民兵应急分队按照“集中居住营地化、人员管理连队化、装备配套专业化、教育训练经常化、指挥控制野战化、遂行任务多样化”的思路建设。  相似文献   
136.
孙剑利 《国防》2010,(12):47-47
装备建设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基本要素。随着新形势下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参与抢险救灾将成为预备役部队运用的重要方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为预备役部队配备储备遂行任务所必需的装备器材。一是要明确保障办法。抢险救灾需配备储备的装备器材数量多、种类杂,应按照军地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7.
安徽某预备役团积极探索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路子,定期组织反恐维稳针对性集训,不断提高了官兵应急指挥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8.
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和战时现役军官补充的主要来源。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立足培育应急作战人才准备出发,盯着问题做工作,瞄准差距求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训练有素、作用明显、管理正规的高素质预备役军官队伍。  相似文献   
139.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武部按照《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要求,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在配齐配强人员装备的同时,突出针对性和实战性训练,不时组织与驻军部队挂钩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民兵队伍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0.
针对驻地是国家重要能源城市,重要目标和化工企业多的实际,近年来,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师紧紧围绕执行应急维稳、防化救援等任务,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应用性训练,全面提高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