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特色撑起军工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企业文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场合被关注,无论是声名显赫的跨国公司,或是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都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与提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党的十七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因此,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企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战略任务,特别是对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这样的医药化工企业而言,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3.
混合控股经营及其管控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一般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三种:即操作管控型管理、战略型管理与财务管理等。一个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企业,随着其经营业务领域、市场地域的快速扩张,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任何单一的管控模式,都无法应对市场竞争的需求。而混合控股型公司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采取不同的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44.
国防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军工企业上市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防科工委进入国防工业企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防工业企业基本上消化了历史包袱,进入稳步发展阶段。2006年国防科工委加大力度推进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军工企业,特别是2007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非公有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文件,同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西飞集团通过旗下上市公司沪东重机和西飞国际实现集团公司主要资产上市又进一步推动了军工企业改革的步伐。国防工业企业的现代企业改革已经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45.
党的十七大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能力建设的一系列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立足实际,着力提升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能力,着力提升构建和谐企业建设的能力,才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6.
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汽车工业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47.
夏阳 《中国军转民》2008,(11):58-59
江麓1958年建厂。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江麓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20多亿元、职工人数7000余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1978年,江麓沐浴着改革歼放的春风,全部工作转向经济建设中心,开始走上了一条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48.
如果你不是亲自来到这家航天企业.亲眼目睹这家工厂大院那绿树成荫的宽阔大道和美丽的中心花园.你就不会想到在中国航天时代公司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那模范花园式庭院的高级品位。  相似文献   
49.
《中国军转民》2008,(11):78-78
10月1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拥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第一炉”——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一次投料成功庆祝大会在河南省濮阳市举行。航天炉的问世意味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产业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航天技术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取得巨大成功,这对打破外国煤制气(粉煤加压气化)核心设备技术垄断、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精心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理科教学的角度,结合”钻研教材、积累资料、组织教材”这三个方面来说明“熟悉教材”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