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种激光探测技术的实用化研究,通过转动衰减片调节盘和调节放大电路的增益,既可探测固体激光器发出的兆瓦级激光,又可探测半导体激光器等发出的瓦级、微瓦级激光并进行声光报警。  相似文献   
32.
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测力定位法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并分析了管道检测机器人的定位现状,并针对它们的不足,根据牛顿力学和运动学定律提出了管道机器人的测力定位法.对测力定位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误差有时间的累积性,并以时间的二次方递增.指出了它和光电码盘定位法的综合运用将是有效解决长距离输油管道机器人的高精度的独立定位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最后,对测力定位法在整个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检测、定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应用结构流程图.  相似文献   
33.
空降兵某炮兵团上士王磊,入伍11年来,先后参加大小演习20余次,跳过6种伞型、5种机型、9种地形,累计跳伞600余次,被官兵亲切地称为——2011年10月,"前锋—2011"演习在某地域展开,深秋的夜空如墨水般漆黑,凉风吹来,不禁让人瑟瑟发抖。晚上9点,一架运输机在夜幕的掩护下飞临该地域。"嘀、嘀……"随着绿色信号灯亮起,45名全副武装战斗员鱼贯而出。夜色太黑,能见度不到5米。伞开后没多久,王磊便与旁边战士的伞绳缠绕在一起,下降速度逐渐变快,耳边呼呼生风。如果两人再不分开,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34.
翼伞归航轨迹规划与控制问题是翼伞系统在一定初始状态下,利用自身可操作性,完成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转移问题。针对翼伞空投系统不同归航要求,规划出满足精度要求为圆径概率误差( CEP )小于40m的归航轨迹并经过一定量的控制完成翼伞空投系统精确空投任务。首先建立翼伞系统状态空间六自由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简化稳态模型,通过最优控制方法,规划出满足空投要求的最优归航轨迹后对翼伞进行不断控制直至目标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试验,绘出翼伞系统归航轨迹图与控制变化图。  相似文献   
35.
减速伞拉直过程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速伞拉直时间是描述低空低阻伞弹道特重要要参量.掌握拉直时间的变化规律对编制高精度的投弹表,提高投弹精度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建立减速伞拉直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模拟计算,分析了拉直时间随投弹高度和飞机航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分析了冲压式翼伞开伞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展弦向二维开伞模型,建立了伞衣的径向运动方程。在推导系统运动方程和分离体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翼伞开伞仿真状态方程,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给出开伞充满时间、开伞动载、翼伞速度和位置坐标等参数的变化值。本文提供的开伞仿真计算软件包,可用于各类冲压式翼伞的开伞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37.
航天器可控翼伞回收系统雀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个四自由度模型,较为全面地讨论了翼伞系统主要设计参数以及雀降操纵方式对雀降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最佳的设计参数范围和雀降操纵规律。  相似文献   
38.
为实现无人翼伞飞行器的直线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对象的可变增益反步跟踪控制方法。基于模拟对象方法得到翼伞飞行器的航迹跟踪误差模型,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可变增益反步跟踪控制律,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将控制器应用于无人翼伞飞行器平面航迹跟踪控制中,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航迹的精确跟踪,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运载火箭助推器或子级无控坠落地面落点散布较大的情况,提出一种翼伞系统的线目标归航方法。建立了矩形边界下的归航计算模型,对点目标归航和线目标归航两种方法进行了收缩区域分析;对翼伞归航能力、落区散布边界特征对归航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归航策略,并提出在较大散布区域下设置多个着陆区域的工程解决方案;建立动力学和操纵控制模型,对线目标归航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现代战场日益向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无论是作为战场网络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还是作为网络节点的武器系统,所处理、存储的信息都极大增加,同时武器系统的智能化也要求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而一说到大容量存储设备,人们立刻会想到硬盘。的确,普通硬盘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价格便宜,在不太苛刻的环境下可以很好地工作。但假如这种存储装置安装在高速行进且剧烈颠簸的战车上、弥漫着水汽的舰船上、高速升空且有很大抖动的导弹火箭上、在沙漠或极地工作的单兵便携机内,它还能正常工作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这样的答案对于要求绝对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