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在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轮接一轮的学雷锋活动。时至今日,随着雷锋生活的那个时代日渐远去,当时曾红极一时的许多人物都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雷锋”这个普通士兵的名字,却一直被我们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32.
在历史的积淀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又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在学习了民俗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民俗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即民俗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民族和信仰的多样性,是通过文化进行记录和传承并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3.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价值体系的内在制约,价值体系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文化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高度的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了民族认同,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凸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了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34.
我军的优良传统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当代中国军人理应备加珍惜,当好传人;我军的优良传统博大精深、价值非凡,当代中国军人理应深刻领悟,自觉践行;我军的优良传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当代中国军人理应为之添薪拨火,续写新篇。  相似文献   
35.
众筹新年     
在2014年,众筹是互联网中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众筹就是通过大众广泛筹集资金。在过去众筹是熟人之间的小众游戏,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众筹真正实现了大众筹集的概念。认识的,不认识的,国内的,国际的,只要你认同项目的概念都可以参与进来。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的发端。每到春节,全国上下都在为团圆奔波。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个年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承载了太多的内涵。春节守岁,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把酒言欢,讲究的是家庭的美满;春节拜年敬先人是孝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  相似文献   
36.
正哨所名片阿拉山口边防连位于举世闻名的大风口——新疆西北的郎库里谷地。这里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120多天,年度温差高达90℃;这里连通亚欧大陆,是全国唯一集铁路、公路和油气管线于一体的能源大通道。半个多世纪来,连队官兵铁心向党、忠诚戍边,圆满完成了戍边守防任务,先后被授予"阿拉山口坚强堡垒"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0余次。  相似文献   
37.
张春秋 《中国民兵》2014,(11):20-21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是古田会议精神最核心的思想、最伟大的创造,是我党我军取得胜利、创造奇迹的“核心密码”与“特有基因”。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更加扎实地做好民兵预备役的思想工作,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相似文献   
38.
古田会议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思想,并把纯洁官兵思想、端正价值追求作为当时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我们要以古田会议精神为指引,不断探索开拓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子,为强军兴军伟大实践提供坚实力量支撑。一、坚持把铸牢军魂作为基础工程,不断夯实官兵矢志不移的核心价值根基古田会议提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确立了我军的军魂。  相似文献   
39.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自觉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新形势下,要把“传承红色基因、永葆老红军政治本色”作为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之举,站在推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高度、战略高度和使命高度,切实作为灵魂工程、基础工程、生命工程抓紧抓好,在培植红色基因、永续红色血脉中不断提升忠诚度、推进实战化、强化执行力。  相似文献   
40.
地域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风格展现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和历史发展轨迹。在全球化浪潮的催动下,快速化的建设模式使城市风貌不断趋同,文化底蕴逐渐消退。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解析巴渝地区传统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从建筑环境的适应性设计和城市建筑空间的构建两方面探讨巴渝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力求延续巴渝建筑的历史文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