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124.
针对目前编队反潜作战仿真领域中模型利用效率和可重用性较低的现状,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组件技术的编队反潜仿真模型体系结构,依据编队反潜作战实际物理过程对编队反潜作战仿真模型体系进行了组件化层次结构划分和作战仿真模型组件设计,按照J2EE/EJB体系结构,完成了系统配置和不同类型组件及组件间信息交互接口设计,并对仿真系统进行了实现.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模型可重用性并提高系统仿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5.
近日,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承担的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百万千瓦核电站燃料组件配套设备200吨铀/年DUC装置研制"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2燃料组件制造工艺研究"顺利通过了由四川省、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现场验收。验收组一致认为,"中核建中完成了200吨铀化工干法转换装置的研制,满足生产工艺设计要求,填补了我国无大型铀化工干法转换装置的空白;研制出  相似文献   
126.
为了克服传统舰载导弹垂直发射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舰载导弹发射器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发射器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以三级发射器为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了发射器工作过程中放电回路中的电流、发射组件所受电磁力、速度及位移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通过改变系统储能和发射线圈级数对系统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弹射线圈较驱动线圈具有更好的加速能力;发射组件的速度对其所受的电磁力有较大影响,随着速度的增加,发射组件所受电磁力减小;适当改变系统储能和发射线圈的级数可以实现导弹的垂直发射.  相似文献   
127.
走下甘巴拉,走上对抗场。90后的高原雷达兵,以崭新的坚守姿态,冲锋在谋打赢的路上。西北戈壁,硝烟弥漫。清晨,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侦察机、预警机、歼击机便迫不及待地呼啸升空,"红蓝"对抗一触即发。戈壁深处,一部迷彩伪装的雷达天线傲然挺立,全速飞转。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的操纵班长,中士张柳峻蹬大双眼,犀利的目光紧紧锁定雷达屏幕,搜寻着"敌机"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28.
建筑表皮展示了建筑视觉造型的综合构想,是建筑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建筑伪装理念是指从视觉层面出发,通过改变建筑表皮形态,使建筑融于周围环境或随环境因素变化而灵活应变的表现方式。伪装理念与建筑表皮设计相结合,为实现建筑与环境共生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可引导军事建筑伪装设计。通过分析国内外基于伪装理念的建筑表皮设计实例,提炼建筑表皮伪装设计特点,归纳建筑表皮伪装设计类型,总结建筑表皮伪装设计方法,为军事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为了全面评价自适应伪装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了集对分析法的3级模型,并构建各层级指标的联系度算法和综合置信度的等级确定方法。从技术指标、勤务指标、环境指标和维护指标4个方面细化了2个层级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各指标归一化方法。依据自适应伪装系统适应背景的实时性提出划分准则,构建各指标等级区间。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得到2个层级指标的权重。提供的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为自适应伪装系统的应用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为了预估30 cm离子推力器现有三栅极组件的整体寿命,采用有限元分析和PIC-MCC方法分别对栅极组件的热态平衡间距以及栅极不同区域的刻蚀速率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结果显示,推力器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减速栅整体变形呈现中心局部凹陷特征,加速栅整体变形呈均匀突起;在直径0~70 mm内的中心区域,两栅间距平均缩小0.057 mm;在直径70~140 mm内的环形区域,两栅间距平均增大0.129 mm;减速栅边缘区域小孔在1 500 h内的刻蚀速率达到6.25×10-14 kg/s,而5 700 h的栅孔刻蚀速率相比1 500 h的降幅达到了15.4%;5 700 h的加速栅中心和边缘以及减速栅中心区域小孔的刻蚀速率相比1 500 h的降幅分别达到了8.0%、4.1%和3.6%。5 700 h的寿命试验结果显示,减速栅中心孔、加速栅中心和边缘孔的刻蚀基本呈线性,仿真与试验结果的比对误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