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一种基于声矢量传感器的低空目标定位方法,在小尺寸阵元和低频条件下,对空中目标的精确定位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采用实测的空中目标辐射的噪声信号对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信噪比和积分时间对定位算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矢量传感器定向误差与波达方向无关;当矢量传感器尺寸为0.2m,积分时间50ms,信噪比10dB时,对实测的某型低空目标信号仿真,单个矢量传感器定向误差为1.2°,系统定距误差与传统的声压传感器定位系统相比,其阵元尺寸减小了一个数量级,而定位精度尚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2.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在军事领域的白热化竞争给那一时代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在军事上压住对手,双方都力图在各个领域领先对手,由此也造出了许多惊世的武器,但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尖端科技超乎人们想象的迅猛发展,导致一些研制计划搁浅,成为研制者的遗憾。如美苏曾经计划研制的核动力喷气式轰炸机,以及速度超过3倍音速的大型客机,最终都未能成为现实。美国的XB-70轰炸机虽然试飞过,并创下了不少飞行纪录,但由于众多的原因,在它完成试飞之前,也中途夭折了。  相似文献   
103.
常规导弹突防作战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特点和拦截能力 ,在不对常规弹道导弹作大的硬件变动情况下 ,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若干突防对策 ,这些突防对策不仅实现起来简单 ,而且行之有效 ,为作战应用和武器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特点,在分析目标舰艇对反舰导弹发现概率的基础上,研究了目标舰艇采用各种手段对抗来袭导弹时对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影响。设计了分别适应冲淡干扰、转移干扰、质心干扰、对空导弹抗击和近程火炮抗击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突防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该公式不仅考虑到了目标舰艇对来袭导弹的发现概率,而且顾及到了可能用到的所有对抗手段,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得出的结论对水面舰艇攻击战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在单脉冲测角体制下,由于多径回波信号的干扰,极大地影响了雷达对低空目标俯仰角的测量。通过对多路径反射环境模型分析,同时考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干扰,得出了岸、海基单脉冲雷达低空目标跟踪时俯仰角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将传统的多目标分辨算法(C2算法)与偏差补偿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低角多径环境下偏轴跟踪目标俯仰角的测量,弥补两种算法各自的不足。在给定的测量环境下对不同高度目标进行仿真,得到良好的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结合使用,可较大地提高低空目标偏轴跟踪俯仰角的测量精度。并将其应用于某型雷达对掠海巡航飞行目标测量数据事后俯仰角的提取,与雷达实时输出的俯仰角测量数据相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06.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关健技术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组成,综述了系统的关健技术,并提出了系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反导防御系统的发展,弹道导弹突防将受到更大的威胁。HLA以其可重用性、互操作性好的特点,逐渐成为仿真的主流体系结构。介绍了HLA的系统组成和联邦开发的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HLA的弹道导弹突防仿真系统仿真框架,为后续的仿真系统开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低空/超低空突防作为现代雷达防空系统的“四大威胁”之一,对国家防御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和威胁。文章在阐述低空/超低空突防的发展历程、经典战役和主要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战术层面重点分析讨论了其技战术特点及对雷达防空系统造成的影响和威胁,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对抗措施。对深入理解低空/超低空突防和促进我国雷达防空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舰空导弹,基于排队论的突防概率模型,计算了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效费比;利用火力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舰空导弹Lanchester方程,分析了伴飞诱饵对作战时效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突防效果的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与突防期望数,分析了饱和攻击条件下,伴飞诱饵对反舰...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反舰导弹的近距离机动突防能力,用仿真方法计算了反舰导弹末端作水平蛇形机动和垂直蛇形机动时对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以图示方式给出了两种机动周期、两种舰炮射速、多种机动幅值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短周期大幅度的频繁机动可显著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且两种蛇形机动的突防效果大致相同;而提高舰炮射速则是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