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9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焊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焊条的高韧性、高效率、低尘低毒和耐吸潮性能,为国内的焊条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2.
为了解决副面遮挡导致小口径卡氏天线(D=293mm)副瓣电平恶化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赋形方法。采用优化口径场分布,对主、副面形状进行赋形设计。用该法设计了一种八毫米低副瓣卡氏天线(sll1≤-25dB),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493.
494.
运载火箭最优上升轨道设计问题是一类终端时刻未定、终端约束苛刻的最优控制问题,经典算法求解这类问题时收敛性差、局部收敛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针对上述问题,将具有良好全局收敛性的遗传算法应用到运载火箭最优上升段设计问题求解中,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克服早熟问题,结合遗传算法和单纯型算法的优点,设计了两种混合遗传算法。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遗传算法是求解复杂问题的有效全局优化方法,可以成功地解决一类终端时刻可变飞行器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95.
在防空导弹的发射过程中,需要在给定的响应时间内确定最优轨道,导弹沿此轨道在预定的时间飞达预测遭遇点.为了轨道优化的实时计算,构造了一类梯度投影下降算法,并且给出实际应用的具体步骤.对防空导弹运动的一个数学模型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这些算法可以达到很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96.
497.
陈勇  赵杭生 《现代军事通信》2004,12(4):18-21,40
本文根据单峰映射产生混沌序列极易被攻击的特点,采用高维的混沌系统来设计混沌扩频序列。针对n维非线性数字滤波器产生序列的周期和分布特性,我们在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设计。产生序列的数值分析表明:其性能与理想随机序列一致,与传统扩频序列相当。由于混沌扩频序列具有周期任意、码族数目多、保密性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军事卫星扩频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498.
张宁 《政工学刊》2021,(1):42-44
随着经济社会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借贷悄无声息地融入每位官兵的日常生活,在给官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诱发了不少问题隐患。习主席指出,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面对来势迅猛的网络借贷问题,高质量地抓好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基层官兵网络借贷易诱发的问题(一)扰乱官兵训练生活。网络借贷平台利用极具诱导性的宣传方式,使一些警惕性不高的官兵看不透网络借贷看似利率低.  相似文献   
499.
为更好地评估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轨道的发射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副轨道内部的电磁场特性以及所受的电磁力.构建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轨道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副轨道的磁场模型和所受电磁力的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比较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副轨道内部的电流和磁场分布以及所受电磁力的大小.结果表明: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轨道比副轨道的电流集中现象更明显,所处的电磁环境更加恶劣且要承受更大的电磁力.  相似文献   
500.
大椭圆轨道航天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椭圆轨道航天器在较长轨道周期内运行于远地点上空,因而该轨道多应用于卫星通信、天体观测、空间磁场探测等。上述空间任务所需的多航天器协同运动理论亟待解决。利用运动学方法推导了大椭圆轨道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简要证明了实现长期近距离编队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相对轨道根数对线性化模型精度及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运动模型在轨道远地点处精度较高,适当选择相对轨道根数可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编队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