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主要分析了C4ISR体系构架,阐述了C4ISR体系结构视图的概念、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对应框架中提出的三个视图从需求、设计、实现三个层面提出了以C4ISR体系结构为主导进行新一代防空导弹指挥系统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5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在阐述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的相关概念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体系结构描述过程构建了一个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框架。并通过对美军网络中心战精确打击体系的分析说明了体系视图部分的描述过程以及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中系统内聚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的组成及其结构是体系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元素,系统内聚度是评价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体系结构框架为基础,给出系统接口和系统功能的规范化描述。从功能和数据关系的角度,分别定义了系统功能内聚度和数据内聚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体系结构中系统内聚度的分析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该方法有助于规划系统和分配功能,提高体系结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4.
首先简要介绍了C4ISR系统体系结构,然后在基于Statemate的系统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防空系统实例给出了它的详细开发过程,为C4ISR系统体系结构的应用提供了初始原型。该项研究对C4ISR领域的系统仿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估相关概念及其对作战的影响机制,给出了数据链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不同层次指标的计算、聚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链系统的效能评估框架,通过该框架可以指导数据链系统的效能评估,为数据链装备的发展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随着军事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指挥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联合作战的需求,下一代指控系统必然是基于面向服务思想构建的。针对该情况,介绍了军事信息服务的概念体系,提出了军事信息服务的逻辑结构,分析了军事信息服务的组成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服务的指挥控制系统构建框架以及军事信息服务应用模型,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57.
短短几年,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不可或缺的经济合作伙伴。北京与中亚的贸易额有望超越俄罗斯:2008年,中国与中亚之间的贸易额超过250亿美元,而俄罗斯与中亚之间的贸易额为2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8.
针对作战单元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需求,提出建立基于HLA的维修保障仿真分析平台。在分析维修保障系统构成和运行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仿真联邦的设计思想和构建方法,并进行了系统设计。根据实际系统的运行逻辑开发了联邦剧情,基于HLA的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构建了联邦系统框架,设计了联邦对象模型,并指出了仿真实现的关键技术所在。  相似文献   
59.
以设计网络攻防仿真系统为开发目的,阐述了网络攻防仿真系统结构组成、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交互内容和过程,重点分析和设计了系统联邦成员、对象类/交互类,实现了网络攻防仿真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殊性,其抗震性能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考察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根据预应力筋两阶段工作原理,利用OpenSees平台完成了两榀8度区抗震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在8度区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的抗震等级为一级的预应力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基本能够实现"强柱弱梁",底层中柱柱脚为其薄弱部位;抗震等级二级的预应力框架对预应力梁"超强"的特点考虑不够充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偏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柱端较梁端出铰早,转动大,可能形成层侧移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优化柱弯矩增强系数取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