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78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和神经网络的钢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剔除钢结构振动信号中的噪声,提取用于损伤识别的特征量,采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分离统计独立信号,同时得到表征结构损伤状态的混合矩阵,然后将混合矩阵作为特征量输入至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进行结构损伤识别.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针对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不同损伤部位的振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可重复性,而且实现简单,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2.
创新动力的组成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动力系统由内、外两部分因素构成。其中.由内部推动创新的因素构成内动力.由外部促进创新的因素构成外驱力。内外动力共同作用推进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航母的交付,标志着人民海军有了新的作战手段,是我军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展航空母舰,奠定了我国自主研发大型水面舰艇的坚实基础,促进了军工能力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94.
环境法旨在制止不当军事行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对军事作战的作用日益凸显。筹划我军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部署,要认识环境法制对军事作战的决策部署、作战理念、装备保障等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政治工作信息系统是发挥体系作战政治工作服务保证和作战功能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支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科学确立指导原则、准确把握目标任务、紧紧扭住关键环节、大力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建设的正确方向、协调推进、工程质量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新型作战力量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源泉,适应新型作战力量发展需求推进人才建设科学发展,是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建设,必须适应装备和技术构成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确立“智力增量”的新思路;适应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为基本作战样式的特点,确立“体系培养”的新思路;适应采取“模块化编组”的组织结构特点,确立“模块配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1月10日,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公布了旨在确保南海及西太平洋国际海运畅通的战略,该战略指出崛起中的中国或许正试着“限制进入该地区”。其中.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给出的评论,代表着美国有关中国可获取潜力的直率评估:当前,中国仍在继续进行包括更多舰船与反舰武器在内的军事建设。  相似文献   
998.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面对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的以色列军队在美国的紧急援助下,迅速调整作战部署,以组织战役突击队奇袭埃军伊索姆地区导弹基地为先导,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行动。迅速扭转了开战初期的不利战局,让埃叙两军到手的胜利很快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999.
汪成 《环球军事》2012,(4):26-26
全域作战能力,主要包括远程机动能力、情报获取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态势感知能力、火力打击能力以及综合保障能力等。是否具备这些能力,是一支军队能否走得远、走得快、上得去、打得赢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00.
面对国会中鹰派分子的张牙舞爪以及以色列要求对伊朗采取更为强硬立场的压力,目前对伊朗核计划发动军事攻击的言论甚嚣尘上。但也有一种强烈质疑声存在,即对撤出伊拉克感到高兴。且对美在阿富汗后续作战行动越来越怀疑的美国公众是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支持这样一项重大军事攻击行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