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梁辰  李寿其 《国防科技》2011,32(4):50-53
政治作战能力,是政治工作发挥作战功能的主要依托,是军事斗争中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政治作战能力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通过基本形态的不断演变而发展变化。文章通过对政治作战能力基本形态神权化、人力化、人一机化三个阶段的介绍,从政治作战的对抗形式、力量构成和指挥方式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信息化条件下政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992.
现代战争城区作战具有作战环境苛刻、作战实施分散和作战保障困难的特点。国外陆军针对城区作战需求,在实践上采取了多种装备研制、改进和采办措施,强化精确打击能力建设。作者认为,陆军精确打击装备发展应重点研制论证城区型主战平台、发展效果可控的精确制导弹药、加强作战分队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发展智能化的狙击兵器。  相似文献   
993.
盛辉  陈猛  何雨锋 《国防科技》2011,32(2):47-49
文章研究,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已转移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为适应战斗力形态转变的需要,增强指挥能力,必须把握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特性,树立适应其需求的新型指挥观.  相似文献   
994.
韩玉双  马长浩  陈平 《国防科技》2011,32(2):54-56,92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能力,是我军信息作战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跃升的有效举措.文章针对基于信息系统支撑的信息作战本质,分析了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能力需求,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支撑的信息作战能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反导作战指控系统作战管理任务与过程,分别构建了层次式、中心式和分布式3种作战管理模式。基于3种管理模式,采用以仿真系统搭建作战环境进行对抗的仿真评估方法,以拦截比率(发射数/拦截数)为评估参数对不同作战管理模式的效能进行了仿真评估,同时对影响评估效能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根据分析评估结果,明确了在不同作战样式下采用不同作战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96.
2011年总目录     
《国防科技》2011,(6):91-92
  相似文献   
997.
在多无人作战飞机攻击隐蔽伪装目标的任务调度规划中,针对静态武器分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目标可侦测度相关模型(TDRM),该模型体现了UCAV对不同目标的侦测能力与无人作战机群整体射击效率之间的联系.将基于混合概率分布的进化规划(EPBHPD)引入到对隐蔽伪装目标的攻击规划中,能在问题求解的精确性与实时性两者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998.
对作战模型进行规范化描述,不仅可以使各层次模型在不同的军事想定下进行重用,而且可以使模型的建立、管理、调度进入一种标准的工程模型,更适合作战模拟的使用.分三个层次探讨作战模型集成规范,从基础模型层、模型管理层和模型使用层三个方面探讨了作战模型集成的各层规范,从而为模型使用和集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基于HLA的数字化步兵作战仿真系统,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其模型体系,并在此仿真系统上按照不同编配方案进行单兵系统的作战仿真.同时建立了单兵系统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合灰靶理论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编配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应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体系,破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发展难题,构建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是积极实践新时期军队建设要求,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科学举措。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建一体化后勤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