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重要启事     
根据军队保密工作规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本刊就有关事项再告广大作者:1.凡给本刊投稿,务必随文稿附上作者所在单位团以上政治部门开具的保密证明原件。按照有关要求,保密证明将作为本刊选用稿件的必备条件之一,缺此,文章则不被列入选稿范  相似文献   
52.
王德庆 《政工学刊》2011,(12):78-79
编辑对作者和读者的影响无处不在,但又默默无闻。作者和读者对于这些常年含辛茹苦、以为他人作嫁为快乐的歌者,有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的只认其名不识其貌。应作者读者的要求,我仅用素描式的语言,将编辑们介绍给大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编读之间沟通合作的心桥。  相似文献   
53.
2005年第1期《军事经济学院学报》学术争鸣栏目刊登了名为《质疑“物资保障社会化”》的文章。其作者对物资保障社会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后勤保障社会化分为产品的社会化与服务的社会化,为我们进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分析视角,但作者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物资保障社会化是一个伪命题,却不敢苟同。本文试对这一观点进行一定的辨析,以做回应,从而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质疑》一文的主要观点是:“军队是一个非生产性的武装集团,物资只能来源于社会,即物资保障本来就是社会化的”。“军队是一个非生产性的武装集团”这是没什么…  相似文献   
54.
《当代海军》2005,(9):10
在海军政治部和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组织下,《当代海军》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战舰与城市”征文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得到了全国各城市双拥办和海军各命名舰艇部队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征文作品198件,其中54件已在《当代海军》杂志上刊登,52件已收入《战舰与城市》征文作品集,该集已由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项活动对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海洋意识,加强新形势下的军政军民团结,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密切命名舰艇与相关城市的情谊,展示战舰与城市的“双拥”风采,推动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决定对下列先进单位和优秀作者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55.
苦涩的回味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对《文化苦旅》中苦字的百思不知其义,起初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是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道:文人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旅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然溶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相似文献   
56.
乔玉 《解放军生活》2011,(11):18-20
题记:在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会议室,第一次面对吴志忠,很硬朗的男人,坐在我的正对面,腰挺得笔直,很随和很温情地直视着我等待发问。他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却思路明晰、逻辑性很强。我知道写人物离不开故事和细节,没想到要从吴志忠身上找"故事"并不是件容易和轻松的事。他不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感人事迹,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就是一名合格军人应尽的本分,称不上什么伟大。所以整整一上午从他身上"挖"到的能称得上"故事"的事儿,基本上没有足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细节。  相似文献   
57.
新书架     
《工人》于泽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长篇小说《工人》描写了三代建筑工人的生活。作者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笔法,从1919年我母亲出生写起,一直写到2009年,叙述了中国工人90年的生活历史,是一部全面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生存)状况的作品。其间有许多悲欢离合、催人泪下的故事,例如:——父亲三闯关东,母亲三进北京,——父  相似文献   
58.
《宁夏科技》2001,(10):56-57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避开了日本战败投降的8月15日,以首相身份参拜了德国神社,引起了亚洲人民的极大愤慨及全世界人民的严重关注。众所周知,靖国神社是1869年明治天皇诏今修建的,其目的是为在维新战争中死亡的将士招魂。这里合葬着以天皇名义发动的历次对外战争中死亡的军人,而且大都是供奉着全球公认的战犯。这些战犯是军国主义制造血腥历史的忠实执行者,本应死有余辜。作者该国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公然参拜,岂不是再度为军国主义招魂,肆意重蹈覆辙。人们不禁要问,21世纪的日本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59.
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