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筑先抗日游击纵队(简称筑先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范筑先将军的名字命名的一支抗日武装。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它广泛地活跃在冀南、鲁西北地区,巩固了以冠县、馆陶、邱县为中心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为后来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李新市 《军事史林》2010,(11):15-18
刘昌毅(1914—1999),湖北黄安人,被人们称为军中“猛张飞”。他身经千余仗,历险百余次,头、脸、手、腿、腰、胯、臀,无一处无战场上留下的弹痕。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晚年居广州,逢阴雨天,常旧疾复发,疼痛难忍,然依然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一直保持着庄严的军人风度。这里介绍的是这位开国将领波澜壮阔人生历程中的几段往事。  相似文献   
23.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7):56-58
“国光计划”是蒋介石为反攻大陆而制订的一项绝密计划。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70年代初,蒋介石整整用了10余年的时间对该计划进行研究、制订、演练和检验,但最终,该计划还是归于流产。此后,蒋介石将其严密尘封于保险柜中,使之成为国共军事对抗中一段不为人知的秘辛。近几年,随着台湾一些官方档案的解密,曾经参与过“国光计划”研究制订的台军将领们纷纷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起“国光计划”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4.
豫夫 《环球军事》2010,(14):54-55
据岛内媒体日前报道,经马英九核定,台陆军六军团副指挥官陈宝余等4人晋任中将,台“总统府”警卫室主任方正上校等26人晋任少将。在这拨总计30人的晋升将领中,空军在中将部分再度挂零(今年1月空军也无人晋升中将),出现一年全无中将晋升的罕见现象。相比较陆、海军将领们的喜笑颜开,台空军将领在尴尬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重新打算了.  相似文献   
25.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杨大眼”这样一个条目,内称:“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武都(今属甘肃)人,民族、生卒年不详。”条目颂其功,也违其兵败“被免官为兵”。此人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古代高级将领,《魏书》和《北史》,都为其立传。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曾是北魏屡战屡胜的名将。这样一位名将,使人很难想像,竞然是一个还没有脱离文盲状态的人。可是他“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皆口授之”。看来,他确实是个能人,自  相似文献   
26.
李占良 《国防》2007,(12):59-61
明朝末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崛起了一个名叫女真的民族,其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后,即率领部众向明政权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27.
众所周知,越南人民军是在长期连绵不绝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一支军队,但是有关他们的将领们的情况,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们所知道的却并不多。  相似文献   
28.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7):40-43
日本陆军在侵华战争期间,部队的编制名称有“队”、“团”、“军”几种:分队、部队称“队”,如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战术兵团称“团”,如旅团、师团;战役军团称“军”,如军、方面军、总军。除了军、师团、旅团、联队等常见的编制外,按日文汉字,还有“兵团”、“集团”、“支队”、“团”等一些特殊编制,以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9.
李涛 《军事历史》2015,(2):19-21
"三光政策"是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实施的野蛮暴行。但长期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右翼势力并不承认"三光政策",诡称是中国共产党的"污蔑"。战后,日本出版的刊物及书籍中也称这"是中国的叫法"。本文通过梳理中日双方的文献资料,对"三光政策"的形成始末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0.
艾森豪威尔与巴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军将领,俩人从1919年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到1945年8月彻底决裂,他们的友谊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出身于美国的豪门贵族,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可战死沙场亦不愿苟且偷生的血性军人形象。艾森豪威尔则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军界与政界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他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交往总是谦逊有礼,他在美军中树立的是典型的儒将形象。俩人出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巴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