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军舰船装备精确保障是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趋势和当前海军舰船装备保障形势基础上,研究了精确保障的基本内涵和海军舰船装备精确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顶层设计、配套建设、人才培养、核心能力、安全发展等五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2.
近年来,九师一六一团高度重视发展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工作,重新修订了《自营经济促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提出了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的发展规划、指标、具体措施和路径,为团场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提供了保障条件。特色养殖促增收团场积极鼓励引导从事农业的职工向现代畜牧业转移,以大户带小户为途径,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点和特色,以规模化养殖为基础,标准化养殖为抓手,按照"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  相似文献   
243.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部队工程营房保障需求量大、保障要求高,必须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予以保障。要根据部队工程营房保障的需求,科学建立动员指挥机构、理顺战时动员程序、加强相关机制建设、搞好平时动员准备、健全动员法规制度,努力提高战时工程营房动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44.
张学良对驾驶职业和汽车装备可以说是到了酷爱的程度,自从入伍当了汽车兵,他把车辆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对装备的战技性能、参数指标比自己的脾气还清楚。入伍14年,参加过上合联演、国庆阅兵、国际维和、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运输保障任务21次,为连队培养优秀班长骨干8名、优秀驾驶员36名,累计安全行车40余万公里,曾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2次荣立三等功,他就是66040部队班长张学良。  相似文献   
245.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士还是年轻的战士,而我们的基层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却存在"年岁"渐长的烦恼。战士是军队的细胞,是构成战斗力的最基础单元。当光荣传统和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发生摩擦、碰撞的时候,政治工作还能不能"磨砖对缝"地砌好我们的钢铁长城?怎样在保护好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的同时尽量填平"代沟"呢?我们的战士们有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46.
初冬时节,空军某预备役场站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机动到某机场遂行航李兵团飞行保障任务。一道道征召命令随即下达到部队驻地周围市县的预编单位,分散在各行各业的50余名预备役官兵接到命令后迅速完成集结,许按要求做好野外机动的准备。  相似文献   
247.
拂晓,-25℃,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团首长机关带应急分队挺进伊通河畔某冬训场,开展严寒冬件下支援保障演练。茫茫雪原,官兵们一路高歌,连续征战,掀起实战化训练热潮。  相似文献   
248.
前不久,正在某靶场进行实弹射击的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团突然接到命令:“部分装备在空袭中受损,迅速组织人员抢修。”受领任务后,某修理厂专用维修车辆急驰驶向靶场。不到10分钟,经过修理的火炮和车辆义加入了战斗编队。这是该团依托预编单位提高保障能力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249.
9月初,在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一场登陆艇编队紧急备战备航演练在急促的警报声中拉开序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演练除了现役艇员,还有200多名来自广东东莞、深圳等地担负南海舰队支援保障任务的民兵。  相似文献   
250.
张保顺  吴洁 《中国民兵》2014,(11):24-24
中原某靶场,一个寂静的深夜,一批政治干部熟练地操作高炮,数枚炮弹鸣啸夜空;移动指挥方舱内,荧光闪烁,键盘声声,十几名“笔杆子”集智破解训练中政治工作难题,“生命线”上风雷激荡……这是河南某预备役高炮师着眼实战提升政治干部能力,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