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向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条件转变,作为指导美军信息化建设的"网络中心战"理论因其表现出的实战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网络中心战"概况及其特点,探讨了以"网络中心战"为基础的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特点。  相似文献   
52.
信息化环境下构建"以学员为主体,多边互动,网状互补的集成式"教学模式,必须以具有普遍服务功能为教育主导思想、以"主导——主体论"为教学指导理论、实行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互补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员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制定"以人为本"多样化价值取向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53.
着力培养新型陆军海防指挥人才,是建强陆军海防的关键之举.着眼陆军海防部队转型建设发展的大势和实践需求,厘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等问题,是陆军海防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4.
武器装备领域改革强军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正确把握时代背景和客观要求,立足装备强军战略实施主体,制定总体及阶段性目标,明确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5.
薛贵江 《国防科技》2017,38(5):004-006
习主席强调,研究作战问题核心是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深刻认识信息化战争的五个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真正搞清信息化战争的五个制胜机理,在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过程中做到五个坚持,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第七期型号"两总"培训班开班3月20日,国防科工局组织的国防科技工业第7期型号"两总"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国防大学开班。培训紧密围绕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目标,突出型号"两总"队伍能力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本期培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57.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径下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内部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和依托化模式三种.它们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表现为:技术的兼容性与两用性程度以及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经济层面上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此外,我军和外军在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上的一些有益经验和做法也可以成为我军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8.
在102车间,"火焰淬火"技术绝活面临失传的困局:拥有这样的经验并成熟地掌握了该项技术的只有56岁的潘信熙和52岁的郑先海。在该车间班组,像这样超过50岁的班组成员还有10位,比例高达到41.67%。吸纳和培养年轻技能人才,成为他们现在最大的期待被800℃的火炉炙烤得如蒸笼般的厂房内,52岁的郑先海左手扶着22岁的青年员工李兴鸣的右手,口述要领,亲自传授即将失传  相似文献   
59.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军舰船装备精确保障是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趋势和当前海军舰船装备保障形势基础上,研究了精确保障的基本内涵和海军舰船装备精确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顶层设计、配套建设、人才培养、核心能力、安全发展等五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正>"重庆地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团队是重庆市资源环境类高校创新团队,于2013年列入建设计划。团队以重庆市水工业与环境工程中心为依托,拥有军队育才奖银奖2名,重庆市学术带头人1名,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2名,全军先进文职人员1名,带头人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院胡望社教授,是一支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新团队。团队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为牵引,立足后勤三大建设任务的现实需求,抓住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