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通信动员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提出,要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通信动员应在通信保障力量上进行军地共育,在通信应急储备上做到军民结合,在通信基础设施上实现平战兼顾,在通信标准化体系上能够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72.
信息对抗蓝军在基地化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训练基地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军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主要途径,信息对抗蓝军对于开展基地化训练非常重要。利用信息对抗功能要素抽组的方法模拟潜在信息作战对手,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信息对抗任务蓝军在基地化训练中的典型应用途径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73.
未来海上作战,主宰战争胜负的不再是单个舰艇,而是海上编队及编队与其他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这就需要解决各种不同层次的协同作战问题,包括海战场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连接、多源多平台信息融合处理、多平台多传感器目标协同探测和高精度定位、实时高速信息分发、协同作战指挥控制、武器协同分配及协同综合控制等技术,使分布在不同作战平台上的传感器、指挥系统和武器系统协同一致地迅速做出反应,实现信息共享、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探测打击和评估一体化,从而达到作战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974.
查振宇 《兵团建设》2010,(11):56-56
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家长关注的头等大事,但仅靠加强学校安保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为确保学生的安全,还需要更多的借助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975.
读者:近几年,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址都发生了变化。最近听朋友说,今后信息变化可以重新确认,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编辑部:《通知》规定,离退休人员要求变更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出生年龄及身份等信息的,可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976.
<正>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  相似文献   
977.
《国防科技工业》2010,(6):64-65
<正>某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网络硬件环境,因其核心业务涉及到国家机密,对于信息安全防护产品的保密级别、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根据其安全需求,瑞星为其设计了完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瑞星解决方案分析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用户网络的结构和需求,设计  相似文献   
978.
关于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科学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作出的战略部署。军民融合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深化,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79.
《现代军事》2010,(2):42-43
2009年12月,国内国防科技信息机构联合开展了“2009年度外军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十大事件”推荐评选活动,经数十名科技信息专家三轮评审,评选出与外军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10个重大事件。为便于读者把握外军武器装备发展动向,本刊编辑部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980.
针对多传感器间存在时空相关性和先验知识未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偏最小二乘最优加权的传感器网络时空融合模型。首先用核偏最小二乘法对每个传感器在不同时刻的测量值进行融合,然后将各个传感器同时刻的估计值进行空间最优融合,从而得到被测参量的最终融合估计。该模型还能排除那些取值远离样本点集合平均水平的奇异点。理论分析和融合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取得较高的融合精度,并能显著节省网络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