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21.
带有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时,光学头罩与大气层之间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产生气动光学效应。该效应将引起像偏移、像模糊、像抖动,使得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成像探测威力下降、探测精度降低。研究了高速动平台下气动光学效应的内涵及其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探测威力、探测精度的影响机理,对典型飞行状态下产生的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得到了仿真计算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2.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全自主的导航方式,在深空导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对短时高精度导航的需求,分析了影响导航精度的主要因素,论证了通过增大探测器面积实现较高导航精度前提下缩短探测时间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硅-PIN探测器阵列的探测方式,并设计了硅-PIN探测器阵列前端模块及相应的后端处理电路。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硅-PIN探测器阵列的探测方案在扩大探测面积的同时,仍可以保留硅-PIN探测器的优良性能,能够有效缩短探测时间,将来有望应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23.
针对光栅投影系统中棋盘格标定板角点检测时易受图像噪声和模糊影响,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圆阵列标定板的光栅投影系统标定方法.利用摄像机的非线性成像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透视变换和圆心排序的圆心自动匹配算法,实现了圆心像素坐标与对应世界坐标的匹配;将投影仪视作逆向摄像机构成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借助采集的水平与垂直光栅图像,利用九...  相似文献   
224.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长期以来,热成像系统的高昂成本一直是阻碍它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第二代热成像系统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这一僵局已被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UFPA)的热成像系统所打破,凭借其低成本、可接受的性能,这一新技术正在开拓军用和民用市场,有人称  相似文献   
225.
纳米精度光学表面在光刻技术、同步辐射、空间观测和惯约聚变等领域有重大需求。随着装备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光学系统对光学零件面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几乎接近于物理极限,对光学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使光学制造成为纳米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攻克纳米量级材料去除的稳定性、复杂曲面可控补偿和装备运动轴性能设计等关键问题,掌握了以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技术为代表的可控柔体抛光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抛光制造装备和工艺实现了典型光学零件的纳米精度制造,为国家相关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制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6.
针对制导装置光学系统小型化和提高光斑像质的问题,基于初级像差理论,同时结合仿真与像质评价软件,提出了通过设计双胶合透镜组来校正光学像差的方法。该方法在光学系统初始设计阶段引入初级像差理论,设计双胶合透镜来校正光学系统的固有像差,使用像质评价软件对整个光学系统生成的光斑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胶合光学系统的生成的光斑在满足巡飞武器用激光半主动制导装置的指标要求的同时,能以较小的设计空间(入瞳直径D=30 mm,透镜组物方面到光敏面的距离为21.5 mm,从入瞳光阑到光敏面的距离是45.5 mm)有效减少单透镜带来的光学像差。  相似文献   
227.
抛物面天线是火控雷达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跟踪天线,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可以形成很窄的波束,所以其跟踪精度很高,因为其波束很窄,所以搜索发现目标困难。利用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对连续口径天线进行分析,将抛物面天线改进成为一种集搜索、跟踪于一体的新型天线。同时,在改进后雷达的高频部分增加高频放大器,以抵消天线改进后引起的增益下降。新系统既容易搜索发现空中目标,又具有较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28.
小型无人机的雷达截面较小,对它实施远距离探测难度较大,且环境因素和误报问题也会影响雷达探测的表现。然而,雷达探测仍是最前沿的无人机探测技术之一。探讨无人机雷达探测系统在探测和追踪无人机方面的应用和挑战。介绍无人机雷达探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热点,详细分析无人机雷达探测系统在探测和追踪无人机方面的效果以及遇到的性能和技术上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和集成多个传感器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雷达探测系统的探测性能并减少误报数量。同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能有助于提高探测精度,使雷达系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目标。  相似文献   
229.
瞄准战时对地面场景快速、被动三维测量的需求和难点,研究基于目标偏光的单视角对地三维重建技术,提出一种低成本、超轻小型偏振立体成像系统。该系统易于在无人机等平台搭载,并且单视角被动拍摄即可实现场景三维重构,作用效率高,能够实现秒级条件下的三维重建,重建精度优于2倍空间分辨率。此外,该技术被动、单视角的探测优势,使其在地形导航、对地侦察测绘、舰船尾迹搜寻等陆海空装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0.
作为开拓人眼视觉的夜视技术,在夜间观察、警戒、瞄准、驾驶、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军事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述了军用被动红外夜视系统关键部件的现状和发展,着重介绍了非致冷红外夜视系统所采用的几种新的面阵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和它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