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介绍了制导导弹试验仿真中采用的典型目标模拟技术和目前的发展状况,这些目标模拟技术主要包括:信号直接注入技术和目标影像投影技术。详细介绍了几种目标模拟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2.
基于星载干涉仪测向的辐射源定位综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卫星多次观测定位点的估计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先验知识的定位点综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了星载干涉仪测向体制的定位精度,并基于此提出利用定位误差协方差矩阵对定位点进行加权综合的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3.
王乐  赵刚  孙伟龙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172-176,181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普遍存在的传输速率低,硬件无法升级,实时性和通用性不足等问题,结合航空电子系统的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航空电子环境数据协议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在FPGA平台端系统中实现,具备并发执行能力,考虑了错误检测机制,以确保在终端系统中接收到数据的完整性.此外,利用XILINX Spartan ...  相似文献   
164.
光纤陀螺仪(FOG)技术及发展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当前惯性导航领域一门新型技术光纤陀螺仪(FOG)的基本原理、类型及两种典型光纤陀螺仪的结构,分析了光纤陀螺仪的误差及消除误差的方法,通过介绍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光纤陀螺实用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光纤陀螺仪与其它光学陀螺相比具有的优点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5.
无线电引信多普勒信号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一种光纤传输装置 ,适用于各型无线电引信杆试验多普勒信号传输。该系统采用光介质从电磁场中传递信号 ,克服了电缆传输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无线电引信杆试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光纤制导导弹 (FOG- M)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 ,论述光纤制导武器的独特优势、关键技术、干扰技术及其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167.
耦合系数会直接影响到偏振光经过耦合器熔锥区后的光能量分布,从而影响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基于光波导模式耦合理论,建立了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模型,推导出了适应于纤芯为圆型、偏振主轴非平行时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系数计算公式,形式简单、应用方便。为耦合模方程的求解以及耦合器的性能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为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高性能制造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8.
文中介绍了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应变的基本原理及几种常用的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技术。讲述了光纤光栅网络化传感技术研究进展,对几种常用传感网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综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并着重讲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9.
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对相位干涉仪快速准确获取窄脉冲目标雷达的角信息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相位干涉仪快速、准确获取窄脉冲目标雷达角信息的基本能力主要取决于鉴相器中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设计,并给出了截止频率的设计公式。此外,还对读取相关信息的时机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0.
干涉仪解模糊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模糊技术一直为干涉仪相位差测角系统工程实现所关注,为了对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先后讨论了基于长短基线、高低频率、单脉冲测角、测距、旋转基线和调频等6种方法的解模糊技术,从工程实现性、系统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了各自特点.给出的解模糊算法的6个步骤对讨论的解模糊技术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